【本報訊】大木作匠師陳元元於今年10月1日獲連江縣政府公告登錄本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並認定為保存者,縣長劉增應近日專程前往其住家拜訪,頒發文化資產登錄證書,聽著老人家回顧木匠人生。現場也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組長林旭彥等人員,進行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訪視暨人才培育諮詢,彰顯馬祖地區傳統技術保存重要性。
陳元元,世居南竿鄉山隴,民國16年生,33歲時跟隨大陸匠師張嫩嫩習藝後執業,約70歲時退休,執業將近半世紀,嫻熟閩東式樣傳統建築之大木技術,除擅長尺寸規劃、繪圖、水篙(或稱丈篙、篙尺)製作、算寸白及打樣外,亦熟悉各種榫頭製作。迄今仍保有漢式傳統技術,以斧頭、曲尺、墨筆等工具取直木料等技術。
文化處表示,馬祖地區自民國45年至81年(1956-1992年)施行戰地政務,在資源缺乏下,陳元元以牛骨、木料、竹片、銅釘自製曲尺;線鋸則以國軍打包木箱之金屬束帶以搓刀磨出鋸尺。現完整保存其自製的傳統木作工具,並經其同意,全數捐贈給民俗文物館編碼保存,讓每位到訪遊客學子可以一探這段早年在地建築發展的艱辛歷程。
文化處指出,地區傳統建築為閩東式樣(臺灣本島、澎湖、金門等地建築均為閩南式樣),石砌外牆,主要建築結構係依賴木造柱梁、隔屏、斜梁等大木作,因此陳元元保存者大木作技藝為馬祖文化資產保存與修復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藝,具稀有性且更顯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