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尋找神話之鳥>馬祖首映會

      【本報訊】《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馬祖首映會登場,記錄黑嘴端鳳頭燕鷗、當地熱愛這些鳥類的人們與自然環境三者相互交織的故事,希望讓民眾瞭解馬祖地區海洋生態環境與故事,也展現出馬祖對生態保育的重視。另外,縣府亦推出與神話相遇-黑嘴端鳳頭燕鷗生態紀錄展,讓更多人看見神話之鳥生態之美。


       首映會南竿場於馬祖民俗文物館1樓演藝廳舉行,由縣府產發處、文化處及馬管處協助上映,縣長劉增應、議長張永江、馬管處長方正光、知名生態導演梁皆得、秘書長張龍德、縣府一級主管、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台北市野鳥學會前理事長阮錦松都出席與會。


      《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由梁皆得執導,紀錄片後製剪輯片長91分鐘,12月17日正式在全台戲院上映。梁皆得指出,首映會選擇在馬祖,以此片向20年來提供拍攝的馬祖各界人士表達感謝,片中除了講述神話之鳥的故事,還有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希望喚起更多人重視環保議題,瞭解生態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劉增應表示,梁皆得導演2000年在北竿中島意外發現被鳥界認為絕跡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這驚人的成果發佈後也讓馬祖燕鷗生態從此聲名大噪,馬祖也從此躍上國際舞台。他對於神話之鳥堅持了20年的追尋與等待,讓人敬佩及感謝,《尋找神話之鳥》首映會在馬祖更是深具意義。


    頂著黑色羽冠、前端像沾到黑色墨水的橘色嘴喙、一身淺灰白色的羽毛,這種在1861年被人類命名後就少見其蹤影的燕鷗,究竟只是個神話,還是真實存在世界上?這部紀錄片由2000年生態攝影師梁皆得在馬祖意外發現被認為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他們的數量從8隻到現在約100隻,仰賴著遷徙路徑上各國的保育行動。然而,颱風、撿鳥蛋、海洋垃圾、魚類資源減少等自然與人為的破壞,仍對黑嘴端鳳頭燕鷗的生存造成極大威脅。

    這是世界上第1部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跨國生態紀錄片,耗時20年力作,讓消失60年神話之鳥現身大銀幕。拍攝期間梁皆得及工作團隊上山下海,跟隨神話之鳥飛越東亞及東南亞多國,完整記錄黑嘴端從出生到繁殖遷移的過程。這部生態經典紀錄片也再次將馬祖推向世界舞台,讓全球生態保育人士看到台灣生態保育成果。

    除了神話之鳥紀錄片,縣府為推廣其生態之美,即起至2022年2月28日亦於民俗文物館4樓特展室展出與神話相遇-黑嘴端鳳頭燕鷗生態紀錄展,呈現梁皆得導演及在地拍攝好手累積多年的精彩攝影作品,歡迎大家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