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敵海風侵蝕,2004年北竿大澳山戰爭公園首批室外陳展軍品設備至今已鏽蝕嚴重,管理單位多年來只能以簡易油漆方式做初級保養,目前部份室外軍品大概也能保留意象,未來這些二戰時期的軍品持續鏽蝕是在所難免的,有人提議要以FRP材質複製品取代實物,可免日後維護困擾,但據了解一台戰車要複製恐需龐大金額。
2004年9月首批來自國防部的汰除軍品有15項由午沙港搶灘登陸,包括M四一A三戰車一輛、M四八A三戰車一輛、M一○八自走砲一輛、M四九A二C油罐車一輛、M一五一通訊吉普車一輛、一○六砲車一輛、舊式軍卡四輛、六○迫砲國造三一式四門、M一卡賓槍三枝、四管五○防空機槍三挺、國造五七式機槍三挺、M一六步槍三枝、五七式甲式重管自動步槍三枝、五七式步槍三枝、五○機槍M二式三挺。經過十多年海風吹襲,其中大部份軍品已經鏽到屍骨無存,目前僅剩3部戰車及2門砲在現場。
軍品保養需要人力經費,但這批陳展軍品軍方當時無法提供例行性保養,管理單位也只能幾年一次油漆局部保養,但無法阻止室外陳展軍品繼續鏽蝕的情況發生。過去有人建議要以FRP材質複製軍品,但可能所費不貲,若以馬管處去年在短坡山全比例複製一門四管機槍的預算來看,一台戰車複製可能超過千萬元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