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請各寺廟規劃參拜人流管制措施

      【本報訊】鑑於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為降低公共場域因人潮擁擠造成群聚感染的風險,內政部請各寺廟依實際情形因地制宜,規劃參拜人流管制措施。另外,宗教團體於辦理宗教集會活動時,應備妥防疫用品、進行防疫宣導,並依據公眾集會因應指引進行評估及落實各項防護措施。

     縣府民政處依內政部來函轉知,為降低民眾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各寺廟規劃參拜人流管制措施,建議事項如下:

 一、寺廟應規劃安排信眾在廟埕或較為空曠處進行參拜,並依指揮中心4月1日訂定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因應指引,保持室外1公尺距離;如需進入室內參拜,應規劃單一方向參拜動線,保持1.5公尺距離,並管制同時入廟參拜人數,避免人流交錯,提醒信眾參拜完畢應儘速離開。

 二、寺廟應要求工作人員及入廟參拜信眾務必配戴口罩,於出入口或適當地點設置乾洗手或酒精等防疫用品,控制入廟參拜人數及禁止發燒者進入。

 三、寺廟應於防疫期間避免提供飲食,並與外圍攤商協調,相關販賣動線應保持便利民眾通行,避免人流交錯,產生群聚現象。

     為避免宗教集會活動導致國內群聚感染,若宗教團體近期有舉辦該類集會活動的規劃,應依公眾集會因應指引提供的6項評估指標,評估活動風險及必要性,若仍決定辦理,應落實各項防護措施,活動規模如達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的室內100人以上、室外500人以上標準,應取消辦理或待疫情結束再行辦理,並適時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重要指引及教材專區下載最新公眾集會因應指引(https://reurl.cc/208Ljr)。另請宗教團體勸導所屬人員近期暫勿出國從事旅遊或非必要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