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后道改道計畫啟動~連島沙洲景象可望重現

 【本報訊】塘后道連島沙洲景象可望局部恢復,地方政府所提生活圈道路計畫已進入細部設計並爭取實質建設預算中,未來塘后道將改以高架方式跨越沙洲,橋下海水在漲滿潮時會相合,退潮時出現聖經中的摩西分海場景,地方政府希望能順利爭取到經費,不僅解決塘后道長期受海水侵襲之苦,也能創造北竿另一個特色景點。

 長約300公尺的塘后道,早年由兵工以坂里北海坑道開鑿的塊石為基礎填築而成,其間多次受颱風影響道路受損,尤以賀伯颱風時受災最為嚴重,當時整個路面斷成數截,後續又投入大量經費重建道面和強化南北兩側基礎。有關塘后道改道倡議已久,並有多種評估方案被提出,直至去年在營建署補助下地方政府正式啟動了改道計畫的細部設計工作。

 縣府工務處表示,目前塘后道計畫已進入期中審查階段,同時積極向中央有關單位爭取實質建設經費,依北竿各界討論達成的橋型及路線共識,專業顧問公司進行細部設計,年底前可望完成。

 塘后道是一條填築在沙洲上的道路,未來這段路面會以高架的方式離開沙洲,避開海浪沖擊區,漂沙和海漂垃圾問題可望改善,過去逢初一或十五農曆大潮水南北兩側海水相合的場面也會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