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王氏家廟~迎主迎匾12/5奠安慶典

        【本報訊】金門東沙王氏家廟將於12月5日舉行落成奠安慶典,日前先於後浦街上隆重舉行迎主、迎匾繞街遊境暨點主入龕活動,超過百人隊伍從金城國中出發,展開城區繞街,在熱鬧的鞭炮、鑼鼓、樂隊聲中,引來民眾的圍觀,鞭炮聲更是此起彼落不絕於耳,拉開奠安活動序幕,為寧靜鄉鎮帶來熱鬧的氣氛。

金門東沙王氏家廟將於12月5日舉行落成奠安慶典。(東沙王氏宗親會提供)

     東沙王氏宗親遠道而來的新加坡後裔也以「家有喜事」的心情加入迎主、迎匾隊伍,隊伍包括有神主牌位、將軍匾、博士匾、族旗列隊、鑼鼓陣、媽祖民俗技藝、醒獅團等。早上八點於金城體育館與金城國中集合完畢,分別由民族路出發、途經東門市場、莒光路、民權路、中興路、民生路。抬神主牌與迎匾車隊浩浩蕩蕩隊伍,引起民眾、遊客圍觀,鞭炮聲響徹雲霄、不絕於耳,猶如嘉年華,熱鬧非凡。

     迎回東沙後,並由前金防部司令王世塗與王建華將軍主持點主入龕儀式,在樂隊前導下,各房柱宗長著長袍馬褂,恭迎祖牌進廟,按古禮迎祖入龕供奉,王氏後裔子孫膜拜,以表對祖先緬懷追思,跪拜儀式與典主儀式完成,方供奉於祖龕內,世世代代接受子孫祭祀。

     將軍匾共二面分別是前金防部司令王世塗中將、前空軍司令部政戰部副主任王建華少將;博士匾四面分別是王宏男、王翔煒、王敬文與王建邦。並於12月5、6、7日一連三日舉行奠安慶典,台灣、新加坡與中國大陸旅外東沙王氏族裔,都會組團返鄉謁祖,奠安委員會特別禮聘台灣明華園劇團前來公演三天五場,給鄉親一飽眼福。

    據耆老指出過去的歷史。村子裡住了好幾個姓氏的人家,主要的有王、林、吳、許、洪等,各姓的人在村子的各個角落都陸續地蓋了廟宇,除了山坎間的陳公宮以外,還有村子中間的朱、刑、李王爺廟,東勢的太子廟,村前的王公宮,聽說王公姓林,是陜西人,為東沙境的主神,最前方的蘇府三王爺宮則處在東沙溪的邊岸,祂是一座海神廟,在東沙祂也是一座最富傳奇色彩的廟宇。東沙村的王家始祖是從呂厝遷來的,呂厝的王家始祖莊嚴公又是從山后(民俗文化村)遷來。

    葬在村前的龜仔山,穴名陽的叫做「一劍朝天」,陰的叫做「半月沉江」,是明朝王臣之孫。據風水師說:「龜仔山的龜頭出丁,龜仔山的龜尾出金。」一劍朝天,和半月沉江的穴位剛好位在龜頭的位置,所以東沙村的王家子孫很旺,遍佈浯島的下湖、洋山、浦邊、中蘭、榜林、西埔頭、前水頭、藥井、南太武山的田裡村有號稱萬人丁的東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