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農試所與金大研發洛神花加工產品

       【本報訊】金門農業試驗所與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合作,取本地小麥以及蘿蔔,經過淺漬,結合金門自產的洛神花,運用其自然之色澤,讓不同時令的產物相遇,調配出低糖低鹽之「洛神麥菓」及「洛神淺漬蘿蔔」二項創意洛神加工產品。農業試驗所所長楊慧明指出,主要希望將研發後的成果技轉給在地業者或青農,期藉以促進金門農產業多元加工利用,並解決季節性農產品過剩,創造更多金門特色農特產。
       農試所指出,洛神花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其花萼顏色鮮豔討喜、富含豐富的花青素、果膠、果酸及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抗發炎、抗老化、保護肝臟效果、防胃癌及血癌等功效。而洛神花在金門夏季生長勢良好、產量高,目前主要用途作為蜜餞、鮮食或飲品使用。
       因此,為促進金門農產業多元加工利用,讓不論是飲用或入菜都受到廣泛使用的洛神花,能與金門本地農特產品結合,研發出金門特色農產品。金門縣農業試驗所配合「金門縣農產業行銷暨休閒農業推廣計畫」,辦理「洛神花加工及伴手研發計畫」,並委由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李欣玫副教授,進行創意產品研發製作出「洛神麥菓」及「洛神淺漬蘿蔔」二項創意洛神加工產品。

農試所與金門大學合作,取材金門生產的農產,研發出「洛神麥菓」及「洛神淺漬蘿蔔」二項創意洛神加工產品,所長楊慧明(右)、金大食品系副教授李欣玫,共同發表研發成果。(陳麗妤攝)
        其中,「洛神麥菓」主要考量洛神花經熱風或日曬乾燥技術儲存其營養價值容易流失,且鮮豔的天然顏色會快速損失,故採用冷凍乾燥技術,將洛神花進行乾燥生產洛神花凍乾粉末,保留其原來的香氣並作為商品加工時著色的天然色素來源。利用金門在地生產的小麥,進行洛神花口味小麥膨發食品研發,以覆膜方式將洛神花粉、巧克力噴覆於小麥膨發餅乾上,成為兼具美觀及味蕾的「洛神麥菓」,也被稱作金門版乖乖。
        而洛神花與蘿蔔兩項前後時令的蔬果如何擦撞出「洛神淺漬蘿蔔」?農試所說,將洛神花經過糖醋及鹽等醃漬為洛神花醬後,延長其使用期。在冬季蔬菜,例如具有特殊風味的金門蘿蔔大量生產時,以淺漬的方式進行蘿蔔醃漬,而產製出「洛神淺漬蘿蔔」,口味標榜低鹽低糖等概念,取材自金門自產新鮮蔬果,並且能夠多元用途使用。
        對於此次與金門大學攜手合作研發出「洛神麥菓」及「洛神淺漬蘿蔔」二項創意洛神加工產品,農試所所長楊慧明指出,主要希望促進金門農產業多元加工利用,推廣金門地區季節性農產品,解決金門生鮮季節性產品過剩及研發出具有金門特色之農特產,後續將朝輔導民間業者生產技術或技轉給有興趣的業者和青農,期藉提高金門在地農特產業更加多元性及豐富性。
       楊慧明表示,目前研擬配合今年度春節活動限量推廣給金門地區民眾,但實際執行情形仍須視疫情考量活動之辦理程度而定。歡迎對兩項產品有興趣的業者或青農踴躍洽詢技轉或相關事宜,洽詢電話082-33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