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植物園「有森意」友善環境行動系列講座,八月份共計有3場次,以友善野生生物為主題,分別於8月19日、8月21日以及8月29日,分實體及線上課程方式,邀請各方講師以「生態之美」、「公民科學」及「動物救傷」出發,透過不同觀點、不同行動切入,帶領民眾參與活動,認識縣內生態,進而透過個人行動,聚沙成塔,成為野生動物的好朋友,為守護環境貢獻力量。活動即日起受理網路報名,三場次名額有限,額滿為止,若有疑問可電洽082-332420查詢。
林務所自3月起假金門植物園推「有森意」友善環境行動系列講座,八月份共計有3場次,以友善野生生物為主題,因應國內疫情趨緩,經講座主題的操作性評估後,除8/21以線上講座方式辦理(開放70組帳號,透過Google Meet平台參與);其餘兩場次回到實體講座方式。並且考量場地空間與防疫原則,其中,8/19講座開放30人、8/29講座開放20人,且不開放現場旁聽以維持社交距離,時間及內容排定如后:
第一場,8/19(四),下午2時至4時,假林務所多媒體教室辦理,邀請縣內具有豐富賞鳥經驗的醫師洪廷維,主講「金門賞鳥趣—拿起望遠鏡一起來賞鳥吧!」,將介紹賞鳥的器材與基本方法,以及金門不同環境類型中,常見的鳥類生態與觀察經驗,限額30名,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CkVCB74Sp6P6rnqF7。
第二場,8/21(六),上午9時至11時,主題「公民科學—如何成為友善環境的一份子」講座,邀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暨研究所助理教授蔡若詩主講,介紹公民科學的內涵與應用趨勢,認識透過公民自主參與科學調查的設計,讓群眾智慧及力量成為改變環境品質的科學貢獻。活動為線上講座,限額70人,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GSL5MPvHhkcu1qn6。
第三場,8/29(日),上午9時至11時,地點假金門植物園,將邀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護協會獸醫師王鈺明及保育員吳雅婷,分享「與野生動物做朋友」,從野生動物救傷經驗介紹生物常見危害的原因,也鼓勵民眾改變生活行為的方式,主動避免、減少動物受傷的困境。活動限額20名,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報名網址為:https://forms.gle/518qD9xqK51jgyEF7。
林務所說明,講座參與免費,配合政府防疫規範,參與者需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梅花座之座位安排,進入活動場地前將進行酒精消毒及量體溫。歡迎對鳥類觀察、公民科學、野生動物友善行為及救傷感興趣的成人或親子報名參加。報名自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額滿為止。由於疫情變動快速,主辦單位將保有延後或取消辦理之彈性,並將另行公告講座資訊。詳細活動可詳閱報名簡章,如對活動有疑問可於上班時間洽詢(周二~周日,上午9至12時,下午2至5時),亦歡迎email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或洽詢電話082-33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