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彬彬柑仔店-保存50年的兒時記憶

       【本報訊】諸多民眾的記憶中,金城鎮總兵署的夜晚總聚滿人潮,嚮導領遊客導覽、門外圍圈聊天的阿公阿嬤,很是熱鬧;而一旁浯江街上的氛圍則截然不同,走入浯江街人們總不自覺發出感嘆、揚起嘴角,尤對六、七年級生而言,這裡保有熟悉且珍貴的兒時記憶。街道猶如時光凍結,流淌著復古氛圍,已有50年歷史的「彬彬柑仔店」便藏身其中。
        已70歲的老闆娘許玉華,外號為「阿嬤」,是顧客替她起的稱號。阿嬤膝蓋已有些不好使,但每天一大早仍會反覆來回走動,將販售的食品和雜貨搬到屋外,擺放、分類整齊後等待客人上門,這是她開啟新的一天的儀式感,也是多年來的日常。店內的糖果餅乾應有盡有,且多為市面難買的品項,如吃完舌頭會被染紅的魚片、蜜汁燒串、足球巧克力、橡皮糖、綠豆糕等,是大人小孩的童年回憶;而玩具種類也很齊全,泡泡水、戳戳樂、拉砲、氣球、卡牌等,許多想回味童年時光的人會特地前來挖寶。

彬彬柑仔店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店面充滿復古風情,各式能想像到的糖果餅乾、飲料、玩具應有盡有(實習記者陳卓希攝)
       但是如今,柑仔店的生意大不如前,阿嬤感嘆,現在一天未必能賺到100塊,因沒有觀光客又正逢暑假期間、會路過的學生近乎於零,加上疫情使居民出門意願低,只能咬牙苦撐;不過阿嬤樂觀笑說,在沒有客人的午後,她會靜靜地坐在店內看八點檔、偶爾打個盹。不過,阿嬤對於無法和顧客聊天感到可惜,她分享說:過去來店顧客除了想吃糖、買玩具的孩子外,就屬大學生為大宗,總喜歡到店裡找她聊天,上學期間,常常出現在店門口大喊:「阿嬤我今天沒課,來跟妳坐坐!」讓她生活充滿趣味並感受到人情味。
       阿嬤坐在木椅上訴說往事,曾有位台灣來金門讀大學的女學生,在學期間常來找阿嬤閒話家常,畢業回台灣後,仍會寫信給阿嬤分享近況,「她信上面都會寫說,阿嬤我好想妳喔!在金門妳對我最好。」阿嬤欣慰地笑說。而某天,本應在工作的女孩竟突然出現在店門口,只因想念阿嬤所以特地飛來金門,「她還給我抱餒,她哭,我也跟著哭,不過很感動。」阿嬤因柑仔店與客人建立深厚的交情、回憶,是她堅守這家店的其一原因。
       彬彬柑仔店對阿嬤而言,不只能用來賺錢,更是一種習慣、生活和記憶。在地出生的阿嬤10幾歲就接管這家店,看著許多金門孩子成長、就業、組織家庭到孕育下一代。深知這家店陪伴諸多人成長,同時也在時代留下了軌跡,所以,就算現在不斷賠本,阿嬤仍堅守著彬彬柑仔店,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守住大家的回憶,「我沒開店,小孩子要吃糖怎麼辦!」談到孩子、談到柑仔店,阿嬤的嘴角始終保持著上揚、漂亮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