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縣自108年6月於玉米田發現秋行軍蟲後,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於全島設置20個偵測點,分別佈放誘蟲器及執行監測工作,以期能早期發現害蟲,達到預警防治,減少作物之損害(如圖)。由於近期氣溫回升,秋行軍蟲蠢蠢欲動,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提醒農友,加強巡查高粱、玉米等田間作物,如發現有可疑蟲體或有任何疑問,歡迎電話洽詢082-336626分機20,李先生。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指出,秋行軍蟲(Fall armyworm)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預警之重要農業害蟲。其遷移能力強,寄主範圍廣,為害寄主植物範圍包含76科,353種,其中又以玉米、水稻及高粱、棉花、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等經濟作物為主。秋行軍蟲原本分布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05年傳入非洲後,於107年迅速蔓延至亞洲之葉門、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斯里蘭卡。108年中國大陸(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等11省及重慶市)也受影響,金門地區則於108年6月13於玉米田發現秋行軍蟲之危害。
為防止秋行軍蟲在金門地區危害玉米、高粱及小麥等作物,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於全島設置20個偵測點,包括,金沙鎮(陽宅、官澳、富康農莊、高坑、新前墩)5處、金湖鎮(西村、農試所、瓊林)3處、金寧鄉(后湖、湖下、古寧頭、沙崗、盤山、壟口)6處、金城鎮(庵前、古崗、後豐港)3處及烈嶼鄉(湖井頭、黃厝、鄉公所)3處,並於每個偵測點佈放2個誘蟲器,以傑克森誘蟲器及秋行軍蟲性費洛蒙執行監測工作,以期能早期發現害蟲及預警防治秋行軍蟲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