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群聚感染避人潮 民眾假日提前掃幕

       【本報訊】清明節將屆,民眾擔心新冠肺炎疫情,不少民眾利用周末假日攜家帶眷提早掃墓,民眾帶著糕餅水果、鮮花等大包小包的祭品,虔誠在先人墳前祭拜,表達一份孝思的心意。

       清明掃墓這項傳統民間習俗相沿數千年,是深具意義的一個節日。今年清明連續假期,從四月二日起至五日止,依往例預期會湧現大量人潮掃墓祭祖,為防止新冠肺炎群聚感染的風險,不少民眾利用周末假日攜家帶眷提早掃墓,降低疾病感染風險。

       不少民眾陸續到金城和金山公墓掃墓,一家人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並以鋤頭、鐮刀等工具,將墓地旁的雜草剷除,也依地方習俗在墓上「掛墓紙」,在墓前與墓背掛滿印紋的五色紙,用小石頭壓住(表示有子孫緣者),再向先人上香,緬懷祖先福蔭子孫。民眾並利用祭拜之際清理墓地的雜草花木,故此,清明也稱為「掃墓節」。
       地區早年的環境,許多民眾親人安葬在各郊區,周末假日,也可看到家族成員帶著祭品到親人墓園掃墓,家族合力來剷除樹木、雜草,讓墓園稍具景觀,讓子孫曉得先人的墓地,感懷祖先的福蔭。
       清明節前後十天是掃墓的吉日,民眾會到先人墓地上香,就是要表達「慎終追遠」以及飲水思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