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防治紅火蟻~去年至今已見成效

       【本報訊】紅火蟻在金門,加強防治就能減低對農業與畜牧業生產、環境生態、人身及公共安全造成的威脅。入侵紅火蟻是聯合國國際保育聯盟所列世界一百大入侵種之一。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自105年起進行紅火蟻防治作業,依據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監測結果顯示,105年密度最高,106及107年數據先降後升,107年度乾旱雨水較少,防治效果較佳,監測密度已降至17.22%。防疫所指出,去年至今仍積極防治中,以減少農損。由於紅火蟻繁殖力強,不具傳染性但被咬傷會造成身體不適。因此特別呼籲民眾,在野外發現蟻巢時切莫干擾它,並請儘速通報動植物防疫所處理,電話336625。

    金門縣防疫所指出,入侵紅火蟻是聯合國國際保育聯盟所列世界一百大入侵種之一,其可取食農作物、危害小型哺乳類動物,影響農業收成;捕食蚯蚓、青蛙等土棲動物,改變土壤微環境;叮咬人類,嚴重者引起過敏或休克;可築巢在電信、號誌等設施內,干擾通訊與交通。若無適當防治,將對農業與畜牧業生產、環境生態、人身及公共安全造成威脅。

    金門縣首度發現紅火蟻是在103年3月,又105年9月莫蘭蒂颱風侵襲金門,紅火蟻蟻丘遭受破壞,加速擴散繁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於106年度將金門縣5個鄉鎮列為紅火蟻普遍發生區。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則自105年度起進行紅火蟻防治作業,截至107年底止已投入經費1,741萬餘元。
    而經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監測結果,金門地區紅火蟻發生率雖由105年度之73.96%,下降為106年度之45.53%,惟107年度又上升至59.70%,較106年度增加14.17個百分點,已出現回升跡象,且擴散至人口稠密區,並分布不同之土地使用分區。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指出,金門縣入侵紅火蟻108年防治成果,主要有:1.辦理入侵紅火蟻防治計7,384公頃,蟻丘灌注計988個。2.處理民眾通報案件172件。3.辦理「認識入侵紅火蟻及防治」宣導計13場次。4.委請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辦理紅火蟻監測調查工作2,485處,計3,950點次,發生率為21.17%,與107年相比,減少30.66%。
    在防治工作上,執行紅火蟻防治工作:1.委外防治:金寧、烈嶼地區及金城地區勞務委外防治。2.金湖及金沙地區之紅火蟻發生區及通報處由防疫所進行防治工作。3.學校及自然村等民眾活動區域,每年進行防治工作。而全民總動員跨域協調防治:1.協請環保局、各鄉鎮公所清潔隊於清潔割草時發現紅火蟻進行防治工作。2.金防部、營產中心於所轄區域實施入侵紅火蟻之共同防治工作。3.林務所及養工所等各機關學校於所轄範圍實施入侵紅火蟻之共同防治工作,加強防治責任分區,降低防治死角。
    另外,增設防治餌劑發放處:協請鄉鎮公所協助餌劑之發放工作,並採購小包裝餌劑,方便民眾領取餌劑,以利全民之共同防治工作。至於宣導教育訓練:宣導全民動員防治,以提昇防治效率。並公開評選績優廠商進行監測調查工作,以得知防治之成效,並可做為日後防治之依據。 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也參考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之建議,針對學校、自然村及紅火蟻熱區等處,以一年2次進行大面積施藥防治,並委託專業團隊進行紅火蟻防治作業,以降低入侵紅火蟻蟻丘密度,另與金門縣環境保護局、林務所、各鄉鎮公所清潔隊、學校及軍方等單位共同合作。108年度增加委託專業團隊進行紅火蟻防治面積,配合防疫所防治人員針對紅火蟻發生之熱區實施防治,唯紅火蟻防治效果受天候(雨水)影響甚大,且需於餌劑防治後3個月至半年後才能達到成效。
     而108年11月8日至15日,防疫所委託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監測紅火蟻之密度已降至17.22%。但由於紅火蟻之繁殖力極強,其密度仍有機會增加,故仍不可輕忽。今(109)年度將持續進行防治工作,期能將紅火蟻之發生率降低,減少紅火蟻對民眾及農作物之危害。不過,由於紅火蟻並非人類或動植物之傳染疫病,不具傳染性,但紅火蟻會保護巢穴且攻擊性極強,一旦碰觸紅火蟻的蟻巢,火蟻會傾巢而出,如被咬傷會造成身體不適。所以要特別呼籲民眾,在野外發現蟻巢時,不要去干擾它,並請儘速通報動植物防疫所處理,電話336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