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元宵~西園花燈裝置藝術低調登場

        【本報訊】 2020金門元宵燈會,一場低調進行中的活動。沒有踩街、沒有猜燈謎,沒有在總兵署舉辦聚集人潮的元宵活動,而且今年主燈移到西園鹽場了。

        今年的元宵活動,原預計從西園鹽場展開,在裝設好燈光之後,這些在現場的裝置藝術顯得非常浪漫。承辦本次活動的是曾在台南七股也辦過活動的民間團隊,他們說鹽場文化館前的鹽雕是用先前曬好、儲藏的鹽做成的,因此包含了歷年來在這鹽場曬出的鹽,小小的鹽堆裡,甚至混雜了七年前採收的鹽。2020是個難得的聯想意義的好年,取鹽與緣兩字音近,因此在鹽雕上畫了二隻相親相愛的老鼠;另外在鹽場上則是弄了「2020歡樂金門GOGOGO」以及二隻交疊的鱟的鹽畫,站在鹽場旁的西園里民活動中心樓頂,可清晰的觀覽這些因元宵活動陳設的裝飾,以及鹽場周遭的景色。

        承辦金門今年元宵活動的製作團隊表示,延續近年承辦台灣活動的構想,團隊從有著久遠鹽業歷史的西園出發,並設計了鹽雕、鹽畫裝飾本次燈會現場。西園的鹽業歷史遠溯至元朝大德年間,幾年前甚至是與金酒、陶瓷廠並列的三大產業,惟隨著時間的變換而跟著沒落。在西園辦元宵活動,有著讓民眾重新注意到這裡的用意。製作團隊在鹽雕上畫了二隻相親相愛的老鼠,因為燈會展期延續到西洋情人節,有著「愛鼠你了」的聯想;鱟除了為在金門仍可見的珍稀物種,更有著夫妻魚的別稱,預計在展出期間將可看到這些浪漫的圖像。今年春節後下了幾場雨,讓作為展示的場地積水,趕著在元宵節活動正式開始前補了些鹽,鹽雕才沒全融掉,但一旁的鹽畫就真消失不見了。
        住在鹽場附近的黃先生指出,十萬大軍駐金的年代,鹽業還是十分興盛的,一直到海邊都可見一壟壟的小鹽堆,規模遠較現在還大,以前有十九副的鹽田,現在只剩下四副了。飯可以少吃,但鹽份不能少攝取,那時的鹽場設有鐵軌,讓工作人員可將鹽田裡曬好的鹽弄到埕上堆置,再將這些粗鹽擔到工廠裡精製成食用的精鹽。黃先生表示,近年得大嶝方面協助,將鹽池底的舖材從陶瓦換成磁磚,曬鹽的成果高於往年。在上一任文化局長任內將鹽做成了文創商品,推出了金玉良鹽,今年又計畫在西園辦燈會,讓不少鄉親重新注意到這個地方。附近的民眾表示大年初一後,不少鄉親返鄉走春,發現有鹽畫、鹽雕時都感到很興奮。
       元宵節因為武漢肺炎的原故,機關製作參與展出的花燈都留置在原機關,西園鹽場現場展出的花燈數並不多。引人注目的花燈有:跑步的老鼠,象徵金門馬拉松;拉小提琴的水獺和拉大提琴的酒瓶,代表金門坑道音樂節;打著砲彈鋼刀的金門電話亭;以及二隻可愛的水獺。不過,製作團隊也為創作遇瓶頸叫苦,直言以金門元素創作,已經快想到沒招了。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可愛的花燈作品等著鄉親來觀賞,展期自二月八日起至二月十四日的元宵花燈,在西園鹽場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