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庄頭計畫~金湖國小學子行動學習

        【本報訊】金湖國小「108年走讀庄頭」活動,日前在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及南北山聚落,讓學童用闖關的方式認識區域特色。「走好累哦,可是超好玩!」不少學生反映以後應多多舉辦類似的活動。

        由金湖國小教務處策辦的走讀庄頭計畫,以三、四年級師生兩百餘人為參與對象,教務主任梁新賢表示:「這是湖小首次很不一樣的嘗試及挑戰,傳統做法是邀請導覽員帶領解說的模式,考量湖小學生人數眾多,我們發現通常只有導覽員身邊的蛋黃區才聽得到專業深入的講解,外圍學生學習成效很有限。」為了提升走讀庄頭計畫的成效,教務處團隊早在活動前一個多月便多次前往和平園區、雙鯉溼地及南北山聚落進行場勘及佈關評估。

       該活動承辦組張雅萍老師精心策劃,以闖關形式將學生分為六至八人一組,每組由校內老師及志工媽媽擔任小隊輔,每位組員需要擔任不同角色(隊長、平板長、線索蒐集長、記錄長等),運用平板、地圖等相關資料,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完成關卡任務,透過學生解讀資料方式,探訪認識金門歷史及周邊自然生態。

        三年級闖關範圍以和平紀念園區為主,需要依照路線完成九個關卡任務:三號砲堡、植物題目區、戰役紀念碑、和平牆、胡璉將軍紀念館、藝術題、石蚵產業文化館、二號砲堡、秘密地點;四年級則以南北山村落為主,需要學生自行規劃路線完成九個關卡任務:振威第、北山洋樓、水尾塔、風獅爺、四公宗祠、三眼井、關帝廟、李開和洋樓、雙鯉湖自然中心。
       關卡設計結合湖小長期推動的行動學習,充分利用APP進行植物辨識、資料蒐集及影音錄製上傳等,囊括藝文(表演藝術及美術)、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健康與體育等領域,甚至跨域整合。例如在「石蚵產業文化館」關卡,除認識金門石蚵產業外,更結合數學與健體領域,讓小朋友體驗扁擔挑蚵殼的辛勞,並由逐次估算累加指定蚵殼公斤數培養量感。擔任「石蚵」關主的吳映潔老師表示:「挑扁擔秤三次蚵殼,第一次常常爭執不休,從堅持己見『喝甲大細聲』,到秤完之後發現自己說得不對,才開始願意討論,深深覺得這不只是數學題啊!感謝學校的用心,校外教學超成功,感動!」。
       湖小校長陳為信表示,該活動特別感謝志工家長協助、古寧頭李開陣村長以及李再杭前處長的器材及場地借用,才能讓活動圓滿順利。走讀庄頭計畫旨在鼓勵學生進行鄉土環境考察之旅,使學生能更深入了解社區環境及鄉土活動的內涵,並激發其保護鄉土環境與文化之理念與行動力。金門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各聚落隨處可見具有歷史意義的遺跡、自然生態及人文丰采,非常適合師生、親子親身踏查遊歷,培養知土、愛土、親土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