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辦漢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報訊】「漢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假金門大學舉辦,匯聚中華文化圈的多國學者於一堂,會中發表四場主題演講和四十五篇學術論文。藉由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機會,讓金門大學與世界接軌。

       由金門大學、成功大學、南華大學、香港珠海學院、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合辦的「漢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功大學舉辦了台南場後,再移師金門大學繼續舉辦金門場,共計有來自日本、越南、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各地六十幾位從事漢學與東亞文化研究的學者專家參加。

       2010年第一次「漢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今年則委由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益源負責籌備。陳院長接受委託之後,乃聯合成大、金大與南華大學、香港珠海學院等學術單位共同合作,一方面持續此一國際會議的不斷舉辦,提供漢學與東亞文化研究學者一共同交流、切磋的平臺,互相交換彼此的研究心得,另方面亦藉此機會慶賀他的恩師成大名譽教授王三慶先生的七十華誕,深具多重意義。
       本次研討會中,計發表王三慶〈我接觸「漢學與東亞文化」的經過〉、鄭阿財〈從敦煌文獻論蒙書在釋門的接受與運用〉、高田時雄〈天理圖書館所藏敦煌寫卷補遺〉、李立信〈《卜居》、《漁父》作者商榷〉等四篇主題演講和四十五篇學術論文,領域橫跨敦煌學、佛教、古典詩文、小說戲曲、民間文學、民俗文化等內容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