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縣府為推廣水域安全教育、救生技術、培養救生員取得「體育署游泳池救生員」合格證照,辦理「金門縣108年第1期救生員班」,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課程後結訓,並進行學科與術科檢測。22位參與的學員只有10位學員順利通過考試,順利取得證照,投入地區游泳救生工作,成為守護游泳安全的生力軍。
由縣府主辦,縣立體育場、中華海浪救生總會承辦的這項游泳池救生員班,在縣立游泳池展開各項訓練課程,本次參與救生員訓練的學員共有22人,並分為新訓、複訓、檢定等三階段。
經過月餘的訓練課程後,進行學科、術科的檢定。在學科部分,內容包括救生概論、水域安全常識、急救,22人有15人通過筆試。
在術科檢定方面,分為基本能力(25公尺游泳、200公尺救生四式、踩水)、救援能力(25公尺拖帶假人、20公尺潛泳)、急救能力(心肺復甦術「含體外自動心臟去顫器」、長背板救援、異物哽「含復甦姿勢」)、救援器材運用(拋繩救援)、綜合評定(模擬救溺)等五部分,15位應考學員中有10位通過最後的考試。
縣立體育場場長董燕輝表示,體育場在今年暑假開始已陸續開辦多項游泳訓練營(班),推動地區游泳運動,也辦理游泳教練訓練班,提升游泳教練技術水準培訓游泳教練制度,此次與中華海浪救生總會共同辦理這項泳池救生員班,就是希望儲備地區更多救生人才,也讓地區對救生有興趣的民眾能就地參訓,避免臺金往返時間與增加交通費用,雖然訓練時間比往年拉長,但訓練內容更多元,學員結訓時獲得的成果也更紮實,希望取得證照的學員都能學以致用,投入金門地區游泳救生工作,充實地區水域的救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