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美感教育社群~退休校長吳望如傳藝

 【本報訊】美感教育的實施,應該讓美從自己的文化中生長出來。古寧國小這學期推展美感教育計劃「戲風雙鯉‧藝采飛揚」,以美感教育之精進為主題,成立自發性的美感學習社群,內容以在地化自然人文藝術探索、戲劇表演藝術、音樂美術鑑賞、美感實務創作等為主題,引進民間資源,結合在地化課程,分享教學經驗與發展教學示例,以精進教師專業知能。

古寧國小這學期推展美感教育計劃「戲風雙鯉‧藝采飛揚」,指導紙藝創作等藝術活動。(李金鎗攝)(JPG)

 美感社群共分6場次,分別為「探訪海岸貓公石之美」、「生活美學講座│在生活中發現美」、「劇場與表演藝術鑑賞」、「古調尋幽-古寧民宿采風」、「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賞析」、「美感教育實作體驗│星砂瓶製作」等,豐實師生文化美學素養。

 其中,特別聘請人稱「點子王校長」的集美國小退休校長吳望如蒞校指導紙的創作及分享生活美學。吳望如校長現在擔任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講師,長期推動版畫、藏書票、剪紙、皮影戲、童玩、花燈、紙藝創作等藝術活動,集創作家、教育家及收藏家於一身,近年來,更常受邀到大陸許多學校演講,並舉辦兩岸藝術教育交流活動。「能玩,才能學」,吳校長藉由色紙的顏色遊戲分析色彩學,教導學生冷暖色系的辨識與搭配、對比色與柔和色的感受,以及黑色的重要性,再藉由摺紙與剪紙的實務創作教導孩子製作簡易會飛的蝴蝶、蝙蝠及鸚鵡,讓孩子最熟悉的生物瞬間動了起來,每個孩子看得目不轉睛、興致勃勃。接著,也對老師進行生活之美的巡禮,運用廣告媒體,建築造型、居家環境、室內設計等來發現覺察生活之美。在短暫的課程裡,讓古寧國小師生沉浸在美感氛圍裡,對美有不一樣的詮釋與體認。

 值得一提的是古寧國小教師利用週三進修,進行美感社群研討,探訪古寧北山民宿之美。前往傳統閩南式古厝民宿,透過民宿主人的解說,從紅瓦紅牆、燕尾馬背、忠孝節義裝飾,看花開富貴、魚躍龍門、左青龍右白虎、祥獅獻瑞、蝙蝠福祿壽人物等,都有很深的內涵隱喻在建築之美裡。接著,探訪北山洋玩藝,傾聽屬於洋樓的故事,見證海外學子的飛黃騰達,也註記了一段戰地的過往,從騎樓漂流木的裝飾、門板的大囍字,到室內古色古香的擺飾、二樓陽台的古床及木桌木椅,在傍晚的餘暉照耀下,營造溫馨雅致。登上洋樓頂部,可以鳥瞰整個古寧北山風貌,古厝紅屋瓦錯落在雙鯉湖畔,彷若一幅田園畫作,讓人驚嘆。離開教室,走訪民宿,讓美感社群印象深刻收穫滿滿。

 古寧國小校長黃芸芸指出,美感教育不應只是教室裡所學對色彩、比例、構圖的認知,應跳脫傳統教育模式,引導學生體會、察覺與掌握生活周遭美感的要素,從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觸發思考,提升美感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