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了培養青少年「愛護自然資源」的熱忱之心,同時也能夠拉近青少年與國家公園之間對話的距離,並且讓青少年能有一個正當的休閒活動可以參加並從中學習知識,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日前在中山紀念林辦理「二○一七年第九屆金門國家公園Youth Camp」活動,吸引地區學生報名參加,而此次規劃的敲染課程,更讓學員們樂在其中。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已經舉辦過多屆的「Youth Camp」活動,今年原訂於七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星期六至星期日),在中山紀念林舉辦,但由於受到尼莎颱風的影響而變更,並將兩天活動縮短為一天,晚上觀星活動也被迫取消,改由老師指導學員進行手作植物敲染,讓學員認識更多的金門植物;雖然如此,依舊吸引了三十位地區十一歲至十八歲的地區青少年朋友報名參加。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蘇承基表示,國家公園在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目的也是希望地區學子在假期的期間能有個好去處,這項「Youth Camp」活動的課程設計上,有露營、野炊、觀星、認識植物等,由於今年受到颱風影響,也為了學員安全,稍微有做修正,將兩天活動縮短為一天,不過依舊受到同學們的青睞。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加強環境教育,同時也慶祝中山林五十周年活動,規畫這項「植物敲染趣」的主題活動,藉由引導學員認識中山林原生植物,由做中學以增進生活技能暨活化生活美學之能力。這項課程「植物敲染趣活動」特聘請坪林國中兼課老師莊苑清來金擔任指導,莊苑清老師是資深的生態解說員,擅長美術與童軍。
金管處解說課課長黃子娟說,選擇「植物敲染」來作為活動課程,主要還是希望參加的學員們能夠對於植物能有更多而且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加上中山林的植物生態相當豐富,透過植物來做成文創作品,並且讓學員能有更多觀察夜行動物的機會,也能夠讓學員有機會親近大自然。而課程中的拓印作品,讓學員們帶回家做紀念之外,更可以讓大家對這項活動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這項植物敲染課程的指導老師特地尋找了地區常見的蕨類,來讓學員們進行敲染,希望學員們做成餐桌墊,也進一步了解染色的程序,頭一次進行敲染,學員們各個都相當開心。
指導老師莊苑清說明,課程首先讓學員們認識植物,課程是指導學員敲染,而蕨類植物的造型相當漂亮,因此他採用地區常見的蕨類植物,指導學員們來製作成漂亮且又實用的作品,同時也能訓練學員的美學觀點以及眼手的協調。敲染用的力道是要有巧勁的,而非只是使用蠻力,每一個角度的力道是不同的。而敲染是用天然植物來染色,可以重複上色或變換作品,生活中只要是棉、麻材質的布料,都可以用來做敲染。
參加活動的學生則說,敲染有些困難,參加了課程之後才發現到,敲染不是隨便敲敲就好,還是有輕重力道的分別,每個不同部位的植物葉面,都需要用到不同程度的力氣,才可以有完美的作品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