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府海底覆網清除~還給海洋空間

  【本報訊】宜蘭縣政府近年為推動海洋生態保育事宜,積極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爭取補助經費辦理覆網清除工作,109年完成清理東澳及石城兩處海底人工魚礁區覆網工作,重量達509公斤,還給海洋一個舒適清爽的空間。

  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表示,清除礁岩上的廢棄漁網,不僅釋放遭受網具纏繞的海洋生物,避免二度傷害海洋生態;藉由清理覆網,也恢復沿近海郊區的聚魚效益,增加水產生物棲息空間,延長魚礁使用壽命,並可防止漁場老化,提高沿近海漁業生產力。

  另一方面,為減少網具不慎流失進而覆蓋於礁區上,宜蘭縣政府、蘇澳區漁會及頭城區漁會也配合漁業署推動刺網漁業輔導轉型及漁具實名制政策。

  海洋所指出,刺網結構係一層或多層尼龍絲所編織而成的網片,漁民作業時因受潮流等海況影響,網片容易勾住礁石上或纏落海洋生物,且不易分解的特性進而成為幽靈漁具,衝擊漁業及大自然生態,因此,縣府積極鼓勵漁民轉型為對海洋環境較低傷害性、友善的漁具,如曳繩釣、一支釣。此外,對於從事刺網漁業的業者,縣府則宣導、協助漁具標識工作於2021年7月全面實施,藉以源頭管理方式,期漁民能共同維護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