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縣政府於14日辦理「114年花蓮縣環境教育審議會暨跨局處會議」,邀集本縣環境教育審議委員與各局處代表齊聚一堂,針對113年度環境教育行動方案執行成果進行全面審議,並透過跨局處的溝通與協調,追蹤各機關推動環境教育的進度與效益,強化資源整合與政策落實力道。
縣長徐榛蔚表示,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永續發展挑戰,花蓮縣政府也積極因應2050淨零排放政策,期望能達到「減緩地球暖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環境教育需要各局處攜手同行,鼓勵各局處辦理具代表性、能有效提升民眾環境素養的活動,建構全民環境友善價值觀,進而促進具體行為轉變,真正落實永續生活。縣長也特別感謝所有與會的專家學者與各局處同仁,每一次的審議會議皆展現出高度專業與責任感,為花蓮的永續發展共同努力。
113年度環境教育執行成果呈現縣府長期以來對永續發展與全民環境素養提升的重視,全年共辦理159場次特色環境教育活動,涵蓋氣候變遷、災害防救、海洋生態等多元主題,結合花蓮在地自然與文化資源,強化在地認同與實作體驗,吸引逾24萬人次參與,並深受參與者好評。在人力扎根與跨域推動方面,本縣各局處積極推動志工組織運用,辦理54場志工與種子教師培訓,累計超過2,700人次參與,實現政策內化與跨域融合。
環保局表示,環境部為推動「2050淨零排放」政策,今年度已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開設「綠領人才」48小時培訓課程,並於北、中、南、東四大區域設置「區域培育中心」,花蓮亦為東區的重要據點之一。環保局呼籲各局處踴躍參與綠領課程並取得認證,共同強化公務體系的綠色轉型能力,為花蓮在淨零轉型的路上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會議除審查行動方案執行成果外,也針對114年度各局處推動環境教育計畫,如未來課程發展、推動民眾終身學習、社區參與深化、跨域單位合作機制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與策略擬定,持續強化環境教育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結合國家政策方向、在地需求與全球趨勢,推動全民參與永續行動,共創低碳、韌性、宜居的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