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家蔡昇倫榮獲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

  【本報訊】榮獲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匹茲堡國際發明展、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等國際大獎的菲律賓籍發明家蔡昇倫,今(13)日受邀至花蓮縣政府分享寶貴的環保設計理念。縣長徐榛蔚偕一級主管聽取慈濟團隊在環保領域所做的創舉,盼慈濟於全民運中,協助縣府以更友善大地的方式,辦理地方年度盛會。

  曾獲2016十大傑出青年蔡昇倫研發長,仔細簡報慈濟研發的各項防災用環保隱私隔屏、醫療用活動式負壓隔離艙、環保建材連鎖磚、重複性使用環保餐具等。縣府團隊向慈濟請益如何將環保理念應用在全民運、綠建材、垃圾減量等層面;慈濟允諾今年是慈濟環保30周年,慈濟身為地方一員,會全力協助縣府辦理全民運,並將環保再生器材推行至偏鄉校園。

  徐榛蔚表示,感謝慈濟數十年來對於地球的保護,尤其慈濟在0206大地震時,第一時間進駐收容中心援助、提供福慧床協助民眾,慈濟的貢獻全球有目共睹。今日邀請慈濟研發長蔡昇倫,希冀今年全民運及未來推行的環保政策、綠建材等,能與慈濟合作、共同努力。她肯定慈濟環保志工的努力,並研發各式環保製品包含福慧床、食器等,每件產品都令人印象深刻。

  蔡昇倫指出,台灣每年消耗超過80億個紙容器(不含紙杯),每人平均每月用掉29個,民眾、志工、清潔隊員回收做環保恐成一場空,不管源頭有沒有分類,7成以上最後都進入焚化爐,和一般垃圾一起燒毀。而慈濟提出的「雙循環零垃圾」在2019聯合國環境大會受到重視,盼能解決長久以來的垃圾難題。

  蔡昇倫說明「雙循環零垃圾」模式,他說,紙杯、餐盒屬於紙容器,回收進入紙工廠再製時,外緣不能利用的防水塑膠膜必須去除,成為塑膠垃圾。他估算紙工廠一天清出200噸這類垃圾,要如何再利用,也是證嚴法師交給他的功課。經過多次研發試驗,他將塑膠膜加工製成「環保連鎖磚」環保建材,而乾淨的紙張則製成環保衛生紙。

  他舉例花蓮慈濟醫院3F心蓮病房空中花園,共計使用6,602個環保連鎖磚,消耗2,310,000個紙容器塑膠廢棄物,可減少10.4公噸塑膠廢棄物焚燒、減少23.4 公噸碳排放,等同減少使用52.8公噸的混泥土、建築物減少30公噸重量。

  與會人員包含淨斯人間研發長蔡昇倫、靜思人文營運長蔡青兒、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林弘展、花蓮縣政府副秘書長兼社會處長張逸華、環保局長饒忠、教育處長李裕仁、行研處副處長葉俊麟、消防局副局長吳兆遠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