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縣政府重視新住民權益,縣府社會處108年度執行新住民經費計563萬餘元,辦理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6處新住民服務據點、1處新住民學苑及提供新住民通譯、法律諮詢等服務,期待縣內新住民家庭獲得充足近便服務。另全縣府跨局處合作提供新住民服務,民政處辦理生活適應輔導等約10萬元、教育處語言學習及新二代教育約285萬元、衛生局新住民健康維護及通譯服務約51萬元等。
社會處108年度執行新住民經費563萬餘元,分別辦理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經費316萬餘元,配置4位專職社工提供全縣弱勢新住民家庭服務,提供通譯服務、發展新住民成長團體、培力多元文化講師,進入學校社區分享母國文化,共同營造共融共好友善的社會環境。另縣內民間團體辦理新住民活動經費計29案247萬2,500元,開辦6處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辦理新年回娘家活動及提供華語學習、成長團體、家庭出遊等活動。
花蓮縣108年8月新住民累計達7,871人,等同花蓮一個鄉的人口數,加上養育栽培的新二代,都是花蓮重要的社會力,為了讓新住民家庭能幸福安穩的在花蓮生活,徐榛蔚縣長上任後,期許縣府以「新住民、馨活力」為目標,把花蓮打造為移民新故鄉。讓多年來選擇來到花蓮居住,成為我們鄰居、朋友、同事,與我們一起生活的新住民,如同在自己家鄉般感到便利而舒服,工作、就醫、就學、身分居留、人身安全各項權益都獲得保障。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為落實新住民.馨活力政策,推廣新住民支持性服務:設置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6處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及1處新住民學苑,108年4月至8月提供新住民個案服務及關懷訪視、出版新住民活動季刊及辦理支持性服務37場次,受益7,151人次;擴大「新住民多語服務台」服務,提供多語諮詢及通譯服務,包含社會福利、健保醫療、身分權益及教育學習、就業等綜合諮詢;培力新住民擔任文化師資及通譯人才,至學校及親子館辦理多元文化親子活動,讓孩子從小擁有世界觀。
縣府除設立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配置專職社工提供弱勢新住民家庭服務,也提供未設籍前新住民急難救助、生活扶助及醫療補助,縣內公私部門通譯媒合服務,協助新住民克服語言溝通障礙,也辦理就業前準備課程;每年辦理生活適應輔導班,鄉鎮戶政人員定期到轄區家戶關懷訪視;並設立新住民學習中心及開設成人基本教育班提供新住民成長進修及語言學習機會,今年教育部將東南亞語言入課綱,縣府也辦理新住民語言教學支援人員培訓。
為讓新住民有更多休閒空間和培力課程,縣府今年將「花蓮縣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搬到社福館三樓,與婦女中心一起共享花好學苑,沙龍區有提供越南、印尼和泰國語的休閒雜誌,姊妹可以相邀來中心喝咖啡看雜誌聊心事、也可以使用中島廚房區做料理,歡迎鄉親常常拜訪花好學苑,也邀請大家加入「花蓮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紛絲專頁。
社會處期許透過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讓剛入境或居住多年的新住民,能及時得到幫忙,各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就近辦理課程接觸姊妹,成為新住民在社區的娘家。大家手牽手、心連心一起為花蓮鄉親提供最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