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來吃飯喔!新竹縣寶山鄉傳統「打中午」活動中有特別習俗-挑擔奉飯(食福),鄉民們分享客家傳統料理,並彰顯客庄好客及敬天禮神的文化。傳統客家菜因飲食文化背景關係,以飽食為主,多為重鹹且口味濃,常見料理包含雞酒、炒米粉、福菜湯、油飯,還有以黑糖水熬煮糯米糰等美食。但現今健康養生觀念下,「食福」已不再是吃到飽,而是要吃的健康、分享福氣。
今年度藉由宣導健康飲食及天天五蔬果的概念,新竹縣政府衛生局及寶山鄉衛生所共同創意展現-挑健康擔,其中菜色包含當地時令蔬果、高纖客家菜包、蔬果三明治及低油客家湯圓等,供應的菜餚在烹調上選用蒸、燙及炒等的方式取代油炸,可以減少用油量,另外還加入了在地的蔬果,來增加纖維量,而在調味部分也盡量減鹽、減糖及少醬料,讓民眾可以吃出食材的天然風味。
近年來在營造健康生活環境的推廣下,民眾對於飲食更為重視,會特別留意食物烹調方式及其所含的熱量,故亦配合打中午活動中展現的傳統客家美食,提供參考的熱量標示,期望參與活動的民眾們吃得開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