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學做月餅~新竹縣提前過中秋

 【本報訊】來自越南31歲的裴氏戎,9/24日在丈夫賈存貴陪同下,到新豐鄉青埔社區活動中心,參加由新竹縣家庭福利服務中心所主辦的「親子歡慶中秋—DIY月餅活動」,夫妻倆領回做蛋黃酥的材料後,相視而笑做月餅,與其他40多位新住民及其家人,愉快的提前過中秋。

新住民新婚夫妻學做月餅

 社會處處長田昭容也代表縣長邱鏡淳到場與大家同歡。田處長表示,邀集本縣新住民家庭親子一起手作月餅,讓他們體驗台灣在地節慶氛圍,在專業烘焙師傅教學帶領下,讓參與民眾從中促進夫妻及親子間正向互動與交流,營造家庭共同美好回憶。

 遠從北越來的裴氏戎來台已經8年,在湖口工業區上班,去年經由朋友介紹,與大她8歲的丈夫結婚,現在懷有3個月身孕,她說,越南的中秋節有點像外國的萬聖節,那天小孩子會有很多的糖果、餅乾與水果可以吃。現在她國語除了寫較有難度外,其他聽、說、讀都難不倒她,她的先生說,老婆很乖巧,又會煮飯做家事,家人對她都很滿意。

新住民學做月餅 提前過中秋

 另一位來自柬埔寨的陳麗君,嫁到湖口已經17年了,國語說得非常溜,她與朋友及其小孩,也報名參加做月餅活動,她說,在柬埔寨也有類似台灣過中秋的節日,快到中秋了,讓她想起家鄉的親人。

 社會處表示,本次結合社區在地資源,辦理新住民親子DIY活動,除增進新住民及其家庭獲得社會參與的機會,同時也響應政府對多元族群文化的重視。縣政府為給予弱勢家庭及新住民家庭支持及協助,每年並將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所挹注經費,投入照顧兒童、少年、婦女、老人及身心障礙者等弱勢族群,辦理社會福利相關用途,創造幸福家庭及互助社區,讓公益彩券的愛心能無限分享。

師傅解說如何做月餅

 本次活動藉由分組的模式,也讓來自不同地區的新住民家庭慢慢認識熟悉,並透過分工合作進而認識了解彼此,開啟擴展人際關係的樞紐,無形間逐步鏈結社群交流脈絡,匯集相互支持扶助力量。對他們而言,這裡不再是陌生的異鄉,而是有親人、有朋友的第二個家鄉;讓台灣社會接收不同的文化底蘊,新住民朋友自會賦予更多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