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詹啟賢闡述競逐國民黨主席的不同理念

 國民黨前首席副主席詹啟賢接受《中天》「深喉嚨」節目邀請,闡述他競逐國民黨主席的理念並接受來賓詢問,使我有機會對他進行近距離的觀察和作出初步的評估。我深深感覺,詹啟賢和很多人的想像大不同。

圖像裡可能有19 個人、大家坐著 一開始,節目主持人平秀琳就問詹啟賢的參選動機,是否因為某人參選而參選,詹回答有些影響,但不是主要的因素。詹表示,當時輿論界對國民黨參選人以好無助(郝吳柱)來揶揄,代表社會氛圍對國民黨的輕視,讓他很憂心。他認為,國民黨在台灣的存在很有必要,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惡化、國際局勢又有變動,例如美國川普就任總統,台灣會發生許多事情,國民黨才有能力維護好兩岸和平,這是國民黨應當肩負起的責任,這才是他參選的主要動機。

 我同意他的看法,這樣的見解比起其他候選人,或只是訴求傳承蔣經國精神,彷彿回到歷史情境,讓人不知今夕何夕;或以未來的選舉結果作為下台與否的依據,陷入情緒性言詞攻防,失去領導人應有的格局與寬宏大度,他顯得有深度多了。

 作為第一位提問者,我提出看似簡單,卻異常敏感和複雜的國族認同和身分認同問題。我請教他,是否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是否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蔣經國以「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論述化解了台灣內部的族群問題,我們期待蔡英文能以「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化解內部、兩岸和全球華人的矛盾而不可得的時候,他的態度如何?詹毫不假思索回答,兩岸當然同屬於中華民族。接著他說,他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他立即式的反應,清楚說明了他的國族認同屬性,與本土派不同。

 詹啟賢是彰化員林人,家族在醫界素有聲望,本人在醫界也有成就,媒體把他歸類「本土派」,但他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非常直率簡單。基於民族認同,詹不但支持九二共識,而且他認為,以現在的國際情勢,九二共識不足以解決兩岸的問題,維持現狀是不夠的,現在必須更向前走一步,九二共識必須深化,兩岸應該探討和平協議的可能性,以確保台灣的安全。

圖像裡可能有19 個人、大家坐著 對於像馬英九這樣的外省人,或者在大陸出生的連戰,他們認同中華民族,但沒有能力制度性解決兩岸問題,因為他們被民進黨指控親中賣台。對於蔡英文,只要她認同中華民族,兩岸的困境和僵局就可以大半解決。但蔡英文無法面對獨派,要她認同中華民族就成為不可得的事了。以詹的家庭背景,不會有台灣人會認為他會出賣台灣的利益,民進黨也無法對他抹黑。他對兩岸政策思維的積極與開放,帶給國民黨生存發展很大的想像空間。

 可惜時間不夠,我們無法對和平協議問題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譬如,和平協議是不是統一協議?或者是中程協議?兩岸用什麼身分簽署和平協議?協商過程如何取得民意支持等問題,他都沒有機會論述,這是美中不足之處,希望製作單位還有機會邀請他,或者他自己能主動說清楚。

 詹啟賢的國族認同與兩岸關係論述,是國民黨主席所有候選人政見主張中最亮眼,也最有未來性的,值得關注。

 作者:賴岳謙/為實踐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