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臺灣政客、媒體、名嘴的言行

    臺灣自有「言論自由」以來,有些黑金政客、政論名嘴、財閥媒體,經常要求政府對公眾事務要「公平、公正、公開」看待,但經過驗證,他們所謂的「『公平』是損人利己,不覺得不安;『公正』是人正己歪,不覺得慚愧;『公開』是公然說謊,不覺得羞恥。最後導致臺灣原有的善良風氣嚴重敗壞,故值得探究。

 回顧民國98年,南部發生「八八水災」,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於南下勘災前,先回新竹家中過夜,當時地反對黨一群政客、政論名嘴、綠媒窮追猛打,逼他非下臺不可。為此,劉院長在完成救災重建佈署後,於9月6日向總統馬英九請辭並獲准,於9月10日率領內閣總辭,一肩扛政治起責任。此外,行政院前秘書長薛香川在賑災期間,上電視政論節目,表示自己在8月8日當天加班到5、6點之後,才和家人、朋友去吃飯。他還質疑「父親節去外面吃個飯,算過分嗎?」當下讓人覺得有些“白目”,而同樣受到嚴厲的批判,最後承認錯誤下臺。不過,劉、薛二人雖受到黑金政客、新聞媒體、政論名嘴無情圍剿,但自始至終沒有說謊,理應給予肯定。

 相對的,99年9月19日「凡那比颱風」在南臺灣造成災害,身為高雄市救災總指揮的市長陳菊和副市長李永得、林仁益等都不在救災中心指揮救災,置市民於水火不顧。當市民究責時,看到陳市長非但不承認自己有錯,還一再說謊,甚至把責任推給中央,最後被拆穿,才承認在官邸睡大覺。可是,不見這些黑金政客、政論名嘴、新聞媒體窮追猛打,更甭談去要他們下臺負責,而讓這一干人仍高居大位,逍搖自在。 

 從以上兩個案例,檢驗這些政客、名嘴和新聞媒體的言行,不難發現他們的心目中只有黨派和個人政治利益,欠缺社會公理正義與是非。易言之,在論時政,不公平;在講公理,不公正,更令識者齒冷的是,還為了政治利益,公然說謊,而不必負責。這也難怪有人要大罵這些黑金政客、政論名嘴,和新聞媒體“缺德加腦殘”,“教壞囝仔大小”!

 「言論自由」乃普世價值,應予保障,但如果遇到那些缺乏道德良知的黑金政客、政論名嘴,和新聞媒體假藉「言論自由」顛倒是非,死坳瞎掰,而造成國家不安全,社會不安定,人民不安心,卻又沒有制衡力量時,唯有人民自我覺醒,採取抵制手段,方有可能導正這股歪風,看倌以為然否?(中華社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