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推動的「藝術下鄉-廟藝傳埕」計畫邁入第四年,持續傳承與創新,見證廟埕文化的復興,也讓歌仔戲再度綻放光芒。今年活動邀請緣龍戲坊團長江明龍大師授課,指導太保國小與前後潭社區的青銀學員,並於(30)日在太保市鎮福宮舉辦成果公演,吸引鄉親一同觀賞。縣長翁章梁、縣議員江佩曄、賴瓊如,太保國小校長陳志光及文基會執行長陳尚雍等貴賓出席,現場氣氛熱烈。
縣長翁章梁表示,歌仔戲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廟藝傳埕」計畫不僅讓長輩重拾表演的信心,也促進世代間的文化交流與認同。這場展演活動不僅延續文化保存,更展現了在地精神與社區熱情,是一場文化饗宴。
文基會執行長陳尚雍提到,歌仔戲承載的不只是歷史與傳統,更是一種跨世代的情感連結。長者與孩童攜手登台,組成了「青銀世代歌仔戲班」,從零開始學習唱腔、手勢,甚至自行編寫劇本,將熟悉的地方故事轉化為動人的戲曲旋律。不僅完成了一場精彩演出,更凝聚了社區共同記憶。
太保國小校長陳志光分享,此次活動吸引了許多學生參與,其中一位特殊學童原本不願學習與互動,但在戲曲練習中敞開心房,主動參與每次練習,並找回了自信與快樂。他感慨地說,這是多年來最感動的時刻之一。
緣龍戲坊團長江明龍表示,歌仔戲並非單純教人表演,而是教會人們珍惜文化根源與彼此的連結。每個手勢、每句唱詞,都承載著對土地的深情。此次學員們以太保地區的故事為題材,創作了「太保社區之歌」,歌詞描繪了鎮福宮的歷史,並呈現出社區濃厚的人情味。
江明龍補充,自2021年「廟藝傳埕」計畫啟動以來,已成功推展四年。例如,大林三和國小因早期合作基礎,2023年緣龍戲坊與校方攜手參與傳藝中心舉辦的歌仔戲比賽,十多名學員成功入圍,展現了計畫的延續性與成果。今年計畫進一步推展至太保國小與社區居民,共同締造新的感動篇章。
縣長翁章梁看完演出後深受感動,表示看到社區學員從素人成為演員,雖非專業出身,但他們的熱情與努力令人佩服。偶然的「非專業」表現,反而帶來不少驚喜與歡笑,讓演出充滿溫馨與互動,是非常難得的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