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嘉義市政府於(30)日在中央廣場盛大舉辦「社區共生 世代共融」福利社區化多元服務成果展。市長黃敏惠特別出席,與現場民眾一同感受社區營造的活力與豐碩成果。活動吸引了多元社區單位參與,共設置51個成果與政策宣導攤位,涵蓋嘉義市福利社區化大旗艦計畫的5個協力社區、4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悠活計畫提案社區,以及嘉義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與生命線協會等單位。現場攤位展示了包括環保隔熱墊、木工手作藝品及極具在地特色的社區產業等豐富成果,活動同時安排精彩的社區團隊表演,營造出熱鬧溫馨的氛圍,讓中央廣場洋溢著社區活力與歡樂。
黃敏惠市長在致詞中表示,近年來,在市府輔導與陪伴下,嘉義市的社區發展不斷進步,展現出令人驕傲的成果。嘉義市在中央108年與112年的全國金卓越社區選拔中取得全壘打佳績,位居全國前列。市長特別提到,西區福民社區為嘉義市贏得首個銅質卓越獎,寫下歷史;此外,東區精忠社區獲卓越獎,西區何庄社區則榮獲績效組優等獎,這些榮譽彰顯嘉義市在社區營造上的卓越表現。
為迎接114年度的全國金卓越社區選拔,市府已於113年度辦理嘉義市社區評鑑,選出9個績優單位代表嘉義市參加全國評選,期待再創佳績。
黃敏惠市長在典禮上為各績優社區頒發獎牌,感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幹部及志工們的辛勤付出,強調這些努力是嘉義市能蟬聯「幸福城市第1名」的重要原因,這份榮耀屬於全體市民。
黃市長也呼籲更多市民積極參與社區營造,不分世代攜手共創活力社區。她期盼未來能看到更多長輩、孩童投入社區活動,並鼓勵更多男性市民參與社區議題,在多元的社區營造計畫中找到興趣與角色,進一步豐富嘉義市的社區發展。
社會處長李思賢表示,隨著我國在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嘉義市致力於將社區功能再升級,除了既有的社區凝聚意識活動外,更透過社區青年培力(青年人才優化、洄嘉青年)、社區幹部訓練、組織改造、實地輔導等方式,讓社區功能再提升、滿足社區照顧需求並促進社區共生與老幼共照,嘉義市迄今已布建了40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22個醫事巷弄長照站、7個花甲食堂,遍布在嘉義市各角落,讓長者在熟悉及可近的環境下接受關懷,全方位照顧長者的身心靈健康,藉由老人間的互動,強化老人健康促進,改善其飲食、運動等日常生活行為,致力打造更好更完善的照顧網。
另針對獨居長輩,亦委託社團法人嘉義市生命線協會辦理「在宅及機構內無家屬老人輔導服務方案」、獨居老人居家環境用電安全檢查及照明汰換、導入AR或VR等數位科技,促進及刺激長輩學習知能及動力等政策。今天成果展許多據點長輩參與演出,同時有據點及社區產業、男性工棚、悠活社區、社區防暴、惜食惜物再升級等靜態成果展示,不僅看到高齡者的活力與創意,也讓大、小朋友都能在舞台上展現自我。
此外,市府透過推動「悠活社區 在嘉好幸福」福利社區化多元服務專案補助計畫、男性工棚等專案計畫,輔導社區創新並回應社會需求,如同慶安社區提案的「慶安阿嬤的灶腳」及「惜物水電維修站」計畫,讓社區共照及環境永續觀念深植社區。成果展同時展示113年度獲得衛生福利部肯定獲得福利社區化旗艦型計畫專案補助成果。旗艦計畫由東區興仁社區提案,帶領本市東區4個潛力(新店社區)及起步型(興村、神農、後湖)社區,以當前國安危機—少子女化議題為材,以實驗及社區創新的精神,嘗試以社區的角度共同思考因應對策,減緩少子女化帶來的社會衝擊,喚起更多社會大眾的育兒意願。
社區組織功能不斷升級,除了建立跨社區合作的共好模式外,更需要政府、民間組織共同投入,同時將惜食惜物、環境永續、高齡友善等永續目標深植於社區中。透過今年的成果展,看到咱嘉義市的社區老、中、青三代,一同歡歡喜喜享受在今天的社區聯合成果展之中,讓我們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世世代代好徛起 大大小小隴佮意」的幸福嘉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