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縣府文觀局辦理《2017雲腳生活系列特展》,第三場展覽「幸福常溺‧在我家」紙雕特展,即日起至10月15日在文化集會所展出,邀請紙漿雕塑藝術家廖麗華以「貓」為創作構思,展出60件作品。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紙漿雕塑作品的縣長張花冠形容每一隻「貓」都很幸福、快樂。廖麗華將家裡的布置帶進展場,讓參與展覽的民眾藉此更貼近藝術家,更了解她的創作想法,以「生活藝術」方式,讓民眾親近紙漿雕塑藝術。
「紙漿藝術」來自法語的Papier-mache.,中文翻譯為「混凝紙漿」,意指碎紙片,把紙當成混凝土,將紙漿敷在任何形狀表面進行創作。
.jpg)
廖麗華在一次偶然下進入「三人行畫室」學習繪畫,譜出與國內木雕家蔡根〈現為台藝大教授〉的姻緣,廖麗華未受過完整的藝術教育訓練,雖有蔡根老師肯定,但並未持續創作,直到數年前參加三芝文化基金會藝術市集,才燃起創作之路,2009-2017陸續接受各方邀請展出,作品以家與貓的溫暖呈現。
「家」,對於廖麗華來說,不僅僅是忍受風吹雨打的避風港,更是一個熟悉、溫暖的地方,廖麗華希望旅行中或是在外工作的你,有一天,能撥空回到自己最初、最單純的那個「家」,看看家人、兄弟姊妹,而它,一直都在,正如小花縣長所言:「回嘉〈家〉真好」。

張花冠指出,「幸福常溺.在我家」特展的創作理念,來自於生活中的閒散,從生活中細節觀察,靈感泉源來自溫暖的家庭,廖麗華因喜歡貓咪而常溺在家裡的幸福感,「溺」這個字表示幸福滿溢,難以自拔的幸福,所衍生出無框架的創作世界,一種常溺在我「嘉」的想像。
張花冠希望能藉由藝術家對於家庭的情感,提醒在外打拼的「嘉」人都能夠回家,看看「嘉」這幾年對藝術文化的努力及轉變,一同推廣家鄉的文藝特色,為107年的國家燈會在嘉義點亮第一盞光明,照亮嘉義,放眼未來。

文觀局長許有仁表示,紙雕展覽藝術家以家中擺設為主要視覺呈現,營造幸福溫暖的居家氛圍,讓觀展的民眾放鬆欣賞作品,彷彿在自己的家中被藝術圍繞。「貓」的創作構思來自於所飼養的寵物,家中總是被害羞內斂的貓咪包圍著,可愛細心的動作逗得廖麗華想把牠們的行為一一用作品記錄下來,在時下快速繁忙的生活基調下,以紙漿藝術創作傳遞樸實、溫潤的情感,衍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紙漿雕塑製作過程以廢紙加上白膠做出各種立體堅硬的物品,外表硬化後上色定型,完整展現貓咪在生活上的日常,十分療癒,這次共展出60件作品,歡迎各界與生活藝術的創造家廖麗華來一趟溫馨的家庭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