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彰化和美有民眾發現 ,附近的農田水溝附近, 有不少死的澳洲淡水螯蝦, 去年底就有看到,最近愈來愈多。學者表示,不少外來種因為經濟價值引進台灣,卻可能對本土物種造成衝擊。
走到田邊溝渠一看,好幾隻的螯蝦就這麼堆在路旁,有的相當完整,有的剩下外殼,不過田邊發現這種蝦,讓民眾很擔心,因為這是外來種的澳洲淡水螯蝦。
頭部呈現淡藍色,還有一對大螯成了特徵,彰化和美的田邊最近出現,這樣的外來種生物,發現的民眾說,去年就陸續發現了,不過最近數量變多,體型也比之前發現的大,懷疑可能遭到蓄意棄置,和美鄉土工作者葉東宜說,「(澳洲淡水螯蝦)體型比較大、螯也很有力量,牠食量也大,要是一些其他魚類休息的時候,牠的螯會去剪牠(其他魚類)。」
在地民眾說,和美田邊的灌溉溝渠,因為水質流動,加上有水草提供棲息環境,可以看到有不少原生種的黑殼蝦和米蝦,而體型較大的澳洲淡水螯蝦,在台灣因為食用目的引進,但因為屬於外來種,相對本土蝦類較為強勢,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生紀重佑說,「算是比較湖泊型的,都有穩定族群了,然後也推測也是以前養殖場,或者是當作觀賞寵物養殖時放生所造成。」
學者表示,澳洲淡水螯蝦目前是本土養殖,適合生長的水溫在13到28度,具有偏肉食和獵食習性,縣府農業處表示,目前縣內養殖場只有一處,將追查來源,釐清地緣關係,如果確認是脫逃的,將要求改善,但目前沒有法源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