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記憶,永遠都在!

*轉載(倫敦地鐵廣播背後的溫暖愛情故事)

  有一位年長的英國老太太,數年如一日的在地鐵月台等待,只為聽到一聲Mind the gap「小心縫細」。這位英國老婦人天天迎送每一列列車,只為聽到已故丈夫的錄音,他不會再回來,可她卻願意永遠等待 !

  「Mind the gap」意思為注意月台間隙,倫敦地鐵標誌之一,地鐵停靠或者從月台發車時,一般為男音發出此類語句。「Mind the Gap」這句話是英國演員奧斯瓦德在20世紀50年代為倫敦地鐵錄製的,然而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地鐵站採用電子提示音,取代了奧迪瓦德的錄音。2007年奧斯瓦德去世後,倫敦只有Embankment站還在播放他的錄音。

  於是,他的妻子瑪格麗特便經常坐在「堤岸」站里,一遍一遍地聽丈夫的聲音。2012年11月,瑪格麗特發現,丈夫的聲音被電子提示音代替了。傷心的她給車站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這句錄音的磁帶。車站得知原委後,決定重新播放奧斯瓦德的錄音,倫敦交通局也燒錄了一張光碟給瑪格麗特。

  金士頓公司得知這個故事,為其拍攝了一個廣告片《記憶月台》!!為了完美呈現這一動人的一幕,在台灣的林口攝影棚搭建了一個倫敦地鐵站。總計52名專業師傅耗時84個小時,共用掉104公升油漆、2000支木條打造,包括地鐵牆壁9190片磁磚,也是工作人員一磚一瓦貼上去,此舉也號稱台灣廣告界2013年最大搭景。

  廣告由台灣靈智廣告策劃製作,其中產品只出現不到兩秒,(將光碟換成了金士頓隨身碟)卻將金士頓所要求的品牌價值,深深地刻畫於觀眾心中。

  最美不過初見;最痴不過廝守;最戀不過回憶。

  正如短片最後所說的那句話一樣「Travelers we are, in this journey of memory. Aboard together we might, and get off at different times. Still, memory lingers.— A Memory to Remember.」

  記憶是趟旅程;同時間,我們一起上了列車;卻在不同時間下車;然而,記憶不曾下車--記憶,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