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說到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人之所以會覺得處處不如意,根源在於缺少對他人、對自己,乃至對全域的把握。只有探知到表像背後的內核,才能找到別人找不到的寶藏。
進退有擇,告別“反向浪”
作者提到海龜之所以在游泳比賽中能勝過人類,是因為它們‘‘’從不與海浪對抗”。但當海浪與自己方向一致時,就拚命往前遊。而當反向浪向自己襲來時,就浮在海面劃水停歇。
惟人類不是,人類從始至終都在用力往前遊,在反向浪中游得越用力,體力就會被消耗得越快。因此海龜永遠會在和人類的比賽中拔得頭籌。
而我們生活中,那些花費大量時間經營的無效社交;那些因為錯誤選擇而經歷痛苦,卻又不肯輕易從頭再來的執著;那些不停抱怨卻從未付諸行動改變的事情,通通都是反向浪。
越是在反向浪中掙扎,越是會感覺到疲憊,直至筋疲力盡。遭遇挫折時,停下來蓄力,再清醒地出發。
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守住自己的節奏
焦慮,是所有人的生活底色,不分古今。縱觀陶淵明一生:出身貧寒,自幼立下大濟天下的理想,少有壯志,仗劍遊歷;踏上仕途,五進五退,終歸田園。
幾十載沉浮起落,在理想與現實的偏差造成的焦慮中,拋開束縛,奔向夢中的桃源,成就最純粹的自己。
“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即使焦慮,陶翁每次都能順從內心做出選擇,哪怕坎坷一生,依然率真而活,同時也告訴我們,一時的焦慮無關痛癢,只要走在自己的節奏里,活在當下,遵從內心就是最好。
從容,是現代人最好的養生
《高效的秘密》中談到,絕不是越努力工作,就會做完更多事。
光是坐在桌前更多小時,或是做出更多犧牲,並不會帶來生產力的提升。高效來自於某種方法,做出某些選擇。我們選擇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設定日常決策,將決定我們具備多高的效率。
些許主動的思考、微小習慣的改變,就會改變你的精力、改變你做事的狀態,從而改變你的人生,比如:稍微調整早晨的時間利用,整個上午都會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每天運動,保持良好的體力,人生可能會有不同的體驗;發展一些興趣愛好,生活可能會重新變得新鮮有趣......
高效人士構建的心智模型非常具體,有更多的細節,從而更好地決定應該關注或者忽略什麼。
高效其實是意識到其他人通常會忽視的東西,當我們換一種方式思考的時候,高效率就會真正產生。
保持樂觀,是人生的頂級智慧
樂觀其實是我們看待世界的一個角度,保持樂觀這種頂級智慧,很多問題自然坦然面對、迎刃而解。樂觀主義者並非相信一切都會變得很好——那就變成了盲目自信。
樂觀主義是一種信念,相信就算過程中充滿坎坷,隨著時間過去,你心目中好結果出現的概率也比壞結果出現的概率大。世界的樣子客觀存在,內心如何折射它們其實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