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社造:城南區民間信仰與社區發展(四)

4 基於宮廟參與的城南新橋社區營造實踐

  城南社區營造自 2017年年夏起,獲得了各級政府的支持,在地熱心人士,高校專業師生以及基層社區幹部得以集結組成社區營造團隊,並開展了半年的社區營造嘗試。新橋社區為城南社區之一,轄區範圍對應原富美境,浯江境及聚寶境。社區現有人口 3487 人,957 戶,其中常住人口1589 人,常住戶594 戶,設16 個居民小組。轄區內信仰文明高度發達,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並存新橋社區營造組秉承“經營與創造”社區的本意,充分調研了解了社區的現狀與訴求:經濟嚴重滯後,產業消失,房屋破敗,人口老化,宋元時期的繁華已為煙雲,社區群眾希望社區營造活動能帶來宜居和營商環境。同時調研發現在新橋社區內作為鋪境廟的富美宮,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社區和睦,宮廟即是社區居民集會場所又是居民精神文明的寄託,成為新橋社區最凸出的亮點,營 組逐步挖掘宮廟的社區意識,共同開展社區營造工作。

圖16“ 新橋新生社區營造”引導社造專家參觀社造成果

4.1 點亮城南的宮廟合作營造計劃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前期,城南社區營造組與富美宮聯合出資發起“點亮城南”的活動,通過採購燈籠裝扮街道,發動居民為社區內的街口閘門和無人居住的老房,危房張貼春聯。以“點亮城南”的活動為起點,富美宮與社區之間的互動在春節期間持續開展,作為社區營造重要力量的社區居委會攜手泉郡富美宮開展入戶慰問活動,這次慰問的對象有臨江街道 15 名失獨家庭及新橋社區的貧困家庭,病患群眾,計生困難戶及80 歲以上的老年人。這次活動總共慰問159 戶(人) ,發放慰問金57800 元,其中泉郡富美宮發放慰問金額34800 元。進入元宵,適逢文聯組織的刺桐點燈會作家團來訪,營造組,富美宮聯合動員了富美國術館演出和南音昇平奏演出,並由街坊製作大量元宵丸宴請訪客。春節是人民群眾祈求生活美好平安康樂的重要節日 這些聯合宮廟開展的社區活動極大的激發在地居民的社區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圖17富美宮與社區聯手打造“點亮城南”活動

  富美宮長期供奉黑羊公,宮前還有專門的羊舍,黑羊公為富美宮放王船船載吉祥生物,同時在泉州流傳著蕭太傅孝道與富美羊公的傳說。借鑒台灣十二婆姐陣創藝啟發,社區商戶吳明君美術工作室開展了以城南宮廟為載體的宮廟形象創作:富美宮黑羊公形象及勸善牛逼恤衫等文創衍生品,鰲旋宮龜仙人形象及文創衍生品。文化傳承依附民間信仰力量而更具張力,為社區居民文化認同感的集中體現,是民間神聖信仰下社區人文關懷行動。創藝活動的傳播力量更為紮實有效,其所代表的文創產業亦是社區的發展復興之路。

圖17富美宮與社區居民共同飼養的“黑羊公”

圖19富美宮文創形像圖(從左至右依次為:富美黑羊公圖,黑羊公點亮城南圖,富美黑羊公文化衫)

4.2 神與神的交往就是人與人的交往

  本著還原城南社區的本真生活狀態的意願,社區營造組啟動了“眾神城南”文化紀錄片的拍攝,拍攝工作從 2018 年1 月一直持續到2018 年7 月,記錄了諸多宮廟的節日盛況以及城南各代表性民俗文化活動,包括富美宮過平安關,富美宮迎神送神,富美國術館日常訓練,南音昇平奏表演,青龍宮巡境,後山宮端午節嗦囉連,天后宮元宵祈米龜,城南古法綁花燈,傳統手工搓湯圓,台灣往泉郡富美宮謁祖巡境等。城南天后宮,富美宮,青龍宮,後山宮,基督教聚寶堂,台灣雲林縣褒忠聚寶宮參加了拍攝活動紀錄片揭示了城南社區生命力的所在:。城南一地天地人神共生,多元宗教融合,社區生活就是信仰生活正如後山宮負責人許金針所說:“我們幾千年來,人,天,地,神都重合在一起,不能脫開“

圖20富美宮與社區營造團隊合作拍攝 “眾神城南 ”紀錄片

  “眾神城南”記錄片拍攝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匯聚社區力量,激發文化認同感的過程,社區營造的本質意義就在於人與人的鏈接,有了鏈接才有了社區共同理想和發展的可能,紀錄片從策劃,採訪,攝像,燈光到閩南方言的翻譯都發動了社區乃至泉州的各方力量,參與性的存在使紀錄片的意義不僅限於成果展示,社區居民在宮廟號召力及信仰號召力的影響下加入社區營造小組,眾多在地力量匯聚,其意義本身已經超乎紀錄片拍攝的表面功能,可以說這是一次城南整體意識覺醒的標誌性活動。

5 宮廟與社區復興-泉州城南社區營造思辨

  經多年籌備,泉州市鯉城區政府於 2015 年啟動了泉州閩南文化生態園建設項目(後更改為聚寶城南文化街區),據公開信息,項目計劃建設成為“海外華僑的文化宗祠”,“鯉(泉)台臍帶“和”閩南文化生態區“,規劃方案涉及徵收萬壽路,聚寶街,青龍巷三條主要街道及天后宮和中山南路諸多房產,即前文所述的城南片區。在復興城南的願景上政府和民眾是一致的,但實際操作手法城南居民並不認同,至2017 年5 月,“聚寶城南”項目實已完全停滯。政府自上而下的美好願景與實際推進出現巨大反差泉州。籍著名人類學學家王銘銘教授在其“聚寶城南- ”閩南文化生態園“人文區位學考察”一文中,對項目做了詳細深入的批判性剖析。

  閩南為僑鄉社會,一直以來僑鄉文化及兩岸關係都是城鄉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另外一個典型案例是福建廈門集美後溪鎮 “閩台小鎮”觀光景區,2012 年由集美區政府引進台資發展觀光業,實際遊客寥寥。而同樣位於後溪鎮的“霞城城隍廟”則激發了強烈的民間效應,因由1991 年台北霞海城隍廟主事陳國汀溯查廟譜,多方考證,尋得現後溪霞城城廟為祖廟,廣募善款五百餘萬人民幣復興祖廟,據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陳琮淵調研, “ 近年來霞城城隍慶典不僅凝聚了村民的向心力,為當地發展做出貢獻,也吸引了大量海外信眾前來參與,發揮連結閩台,東南亞的橋樑作用。簡言之,我們在 “閩台小鎮”看到,城隍信仰等民間信仰作為僑鄉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既可帶動社區發展,也有助於對外交流。“ 。諸如 ”閩台小鎮“,”聚寶城南“等古城區 興策略常見於各地政府及資本方,其精英式規劃往往脫離現實情況,自上而下貫徹策略困難重重,內在基層群體潛能難以激發甚至強烈反對。

  在城南社區營造中,泉郡富美宮力量的注入是宮廟與社區復興思辨的起點,將這種實踐所展現的成果與前文普世案例結合探討,我們可以發現,社區概念中的宮廟本身就是一個多元體,它代表了信仰內涵,文化內涵,民眾內涵,同時又代表了物化意義上的社區公共空間體。城南現存的這些宮廟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信民團體,在社區營造發起之前,宮廟間也經常聯合舉行祭祀或其他活動。這些宮廟之於社區級別的城南,其所形成的信仰密度極大,其代表的居民團體多有重疊,在 “社區聯合體 ”建立中, 。宮廟成為必經之路的同時又是具引路效應而城南文化又極富歷史動態性,這樣的動態文化映射在宮廟及人群等物質形態,呈現出的文明現象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神“的多重聯結,在城南的文化網絡下,宮廟董事會這一類把持”超地方文化“的地方 英能準確了解到社區發展進程中會遇到的難題以及基層群眾中存在的潛能,包括社區營造中可開發領域的前景深度以及社區內有價值可利用房產或公共空間,這種力量依托宮廟體系存在又發展於社區更新之中。

商貿順盛

宮廟

現址

主祭祀神

信仰類型

富美宮

萬壽路1-7 

蕭太傅

人格神;地方平安

天后宮

天后路

媽祖

海神;海運興盛

青龍宮

青龍巷78 

保生大帝

醫神;生命平安

天王宮

天后路30 

李靖

人格神;地方平安

泉郡黃帝宮

聚寶街

軒轅黃帝

道教神;地方平安

基督教聚寶堂

聚寶街111 

上帝

基督教

泉郡鰲旋宮

萬壽路99 

觀音大士

佛教;地方平安

後山宮

聚寶街

四王爺

人格神;鎮瘟疫

寶海庵

南門後山社14 

釋迦,藥師,彌陀

佛教

塔堂宮(已消失)

宮塔巷

(無考證)

商貿順盛

 

表 1 城南社區宮廟分佈

  社區營造意為復興社區,創造社區聯合體。泉郡富美宮參與社區營造,是試點又是起點,這種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自我激發式意識覺醒,在社區關係,社區經濟,文化傳承及文化復興中有深遠的實踐意義。社區營造可持續進行的前行方向,是尋找激活如宮廟力量一類的更多的潛在力量,將實踐體系推行並發揚,實現更多可操作案例的覺醒,這是泉州城南社區復興的前行之路,亦是宮廟與社區復興實踐的深遠前景。

本篇引注:

23 2018年,泉州市鯉城區臨江街道牽頭組建了城南社區三隻社區營造隊伍,分別是溪亭社區的溪亭家婆隊,隘南社區的城南地保隊,新橋社區的新橋新生隊,各有建樹。

24 傳說蕭太傅為人至孝,其母晚年行走不便,他特地造一小車,前由公羊牽引,自己在後推車,經常載母親外出遊玩。後來,信徒出於對蕭太傅孝行的敬重,而有祭祀時放生公羊的習俗。放生公羊雙角刻有“富美宮”字樣,脖子掛有小牌,白天放任自由,讓公羊自行外出覓食。因百姓視之為神羊,其到水果攤,蔬菜店覓食,要吃什麼就任其吃什麼,認為這是吉祥如意的徵兆。

25 “嗦囉連”一詞來源於印度梵文,是一種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文中指閩南地區的端午特色活動。據“泉州府志”卷二十記載,嗦囉連:五月初一日採蓮城中,神廟及鄉村之人以木刻龍頭擊鼓鑼迎於人家,唱歌謠,勞以錢或酒米。

26王銘銘,羅蘭,孫靜聚寶城南:“閩南文化生態園”人文區位學考察[J]民俗研究,2016(03):26-52 + 158。
27陳琮淵兩岸民間信仰與僑鄉社區發展-廈門“閩台小鎮”的調查研究[J]八桂僑刊,2016(03):69-74。

參考文獻

[1] 李東泉。中國社區發展歷程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行政管理,2013(05):77-81。

[2] 金澤。當代中國民間信仰的形態建構[J]。民俗研究,2018(04):5-13 + 157

[3]陳垂成林勝利。泉州舊城鋪境稽略。泉州市鯉城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泉州市鯉城區地方誌編修委員會.1990(09)

[4]王銘銘。刺桐城:濱海中國的地方與世界。三聯書店出版.ISBN:978-7-108-05962-8

[5]泉郡富美宮董事會,泉州市區民間信仰研究會合編。泉郡富美宮志

[6] 范正義,林國平。閩台宮廟間的分靈,進香,巡遊及其文化意義[J]。世界宗教研究,2002(03):131-144世界宗教研究

[7] 王銘銘,羅蘭,孫靜。聚寶城南:“閩南文化生態園”人文區位學考察[J]。民俗研究,

[8]巫秋玉。媽祖信仰與海外閩南人的“神緣” - 以新加坡天福宮為例。僑聯網.2009(12)。

[9] 王本壯。社區X 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978-7-5201-1645-9。第182 - 183 頁

[10] 蔡欣欣。從宗教靈病癒到社區創藝的台灣地區“十二婆姐陣” [J]。地方文化研究,

[11] 陳琮淵。兩岸民間信仰與僑鄉社區發展-廈門“閩台小鎮”的調查研究。[J] 八桂僑刊,

4 寺院建築涉及 泉州南城新橋社區的實際建設 

  自2017年夏季以來,泉州南城的社區建設得到了各級政府的支持。當地愛好者,專業師生和基層社區幹部組成了一支建設隊伍,命名為泉州南城社區建設小組。此後,該團隊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建築試驗。新橋社區作為泉州南城的社區之一,包括前福美景,麗江景和聚寶景。該社區有3,487個人口,957個家庭,包括1,589個永久居民,594個家庭和16個居民小組。該地區的信仰文明高度發達,佛教,道教和基督教與幸福共存。新橋社區建設集團本著“管理,創造”的宗旨,全力調查,了解社會的現狀和需求:經濟嚴重滯後,產業正在消失,房屋是嚴重受損,人口老齡化。宋元時期的繁榮已經成為一種記憶形象。因此,當地希望這個社區建設活動能夠帶領他們走向宜居,更多的企業做環境。與此同時,新橋社區的鋪砌寺廟 - 富美寺被發現長期以來通過這次調查和調查促進了當地的社區和諧。寺廟作為社區居民的聚集地,是他們的精神寄託,也是新橋社區的亮點。因此,建築團隊通過向社區挖掘寺廟的意義來參與建築工作。

4.1點亮泉州南城的寺廟,合作建設計劃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重要的節日之前,泉州南城社區建設小組和福美寺社區共同資助了“照亮泉州南城”的活動。他們購買了燈籠來裝飾街道,並動員居民做公共服務。在沒有人住老房子的大門和大門上張貼了新的春聯。以“點亮泉州南城”為起點,春節期間,富美寺與社區之間的互動不斷加劇。作為建設團隊的關鍵力量,居委會負責向全軍縣福美寺送去安慰。此次活動針對臨江街15個孤獨家庭和新橋社區80歲以上貧困家庭和80歲以上人群。總體而言,本次活動共有159戶(人)獲得補貼,共發放安慰款5700元。其中,泉泉縣福美寺發出慰問金額34800元。元宵節來臨時,由石峰文學聯合會組織的Citong Diandeng協會作家團出現在那裡,建築團隊和Fumei Temple一起邀請了Fumei民族藝術道觀和南音盛平演出。元宵是一種米糊球,由當地社區準備歡迎遊客。春節是人們祈求美好祥和生活的重要節日。這些與寺廟相關的社區活動極大地激發了當地居民的社區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Fumei寺長期供奉和崇拜黑羊宮(黑羊)。因此,一個特殊的羊床位於寺廟前面。在盛大孝子的傳說和在泉州廣泛傳播的侯福梅楊公的傳說中,黑陽宮被認為是放在國王船上的吉祥物。受到台灣12歲姐妹創作藝術的啟發,吳明君在社區的藝術工作室發起了一場形象創作活動,以泉州南城的寺廟為主題,以寺廟的藝術創作為主題。因此,富美寺的黑陽宮人物形象的藝術品和T卹以及奧軒寺Roshi的圖像都能夠進入人們的視線。眾所周知,依靠民間信仰的力量,文化遺產變得更具彈性。它是對當地居民承認文化認同的集中體現。這是民間神聖信仰下的社區人文關懷行動。顯而易見,創造性活動以更加紮實和有效的方式傳播文化,因此這應該成為當地產業推動當地社區復甦的方式。

4.2宗教之間的差異和共存促進了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

  為了恢復泉州南城社區原有生活狀況的意願,建設團隊在城南拍攝了神靈文化紀錄片。拍攝工作始於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記錄了許多寺廟的民俗文化活動節日。這些活動的名稱包括富美寺通過平安門,福美寺歡迎和送神,福美民族藝術道觀寺的日常訓練,南音盛平戲,青龍寺巡邏,後山寺龍船節索羅蓮(一場表演),天后宮元宵祈米龜,古代方式在泉州南城捆綁燈籠,傳統手工製作米膠球製作,並從台灣到全軍福美寺做祖先祭祀巡邏。記錄涵蓋泉州南城天后宮,富美寺,青龍寺,後山寺,基督教巨寶堂,以及雲中縣台灣雲中聚寶寺等地。紀錄片揭示了泉州南城社區的生命力:泉州南城的天地共生,多元宗教的融合,社區生活是精神生活。正如後山寺的負責人徐金珍所說:“我們人民,天,地,上帝已經在一起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是不可分割的。”

  城南眾神的紀錄過程是一個聚集社區力量和激發當地居民文化認同的過程。社區建設的本質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當這個鏈接存在時,社區可以擁有共同的理想和多種開發可能性。本次紀錄片的所有參與,從規劃,採訪,攝像,燈光到閩南方言的翻譯,動員了社會各界,甚至泉州各方面的支持。參與的真實性使紀錄片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而且超越了紀錄片。社區居民對寺廟的吸引力和信仰的吸引力的影響導致居民加入社區建設團隊,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強大聚集。可以說,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活動,呼喚泉州南城的全球意識。

5 寺廟與社區復興 - 泉州南部城市社區建設的思考

  經過多年的準備,泉州市鯉城區政府於2015年在泉州啟動了閩南文化生態園(後改名為泉州南城文化街區)的建設項目,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計劃建成“僑鄉文化祠堂,“泉州台灣臍帶”和“閩南文化生態區”,計劃涉及徵收萬壽路,聚寶街和青龍胡同三條主要街道,天后寺和許多房地產在中山南路,這些是上面提到的泉州南城的街區。政府和人民就泉州南城復興的願景達成一致,但實際操作方法並未贏得當地居民的認可,“聚寶泉州南城”項目已於2017年5月完全停滯。自上而下政府的美好願景與實際過程形成鮮明對比。泉州著名人類學家王明明在他的論文“泉州南城聚寶:閩南文化公園人體生態調查”中對該項目進行了詳細的批判性分析。

  華僑華人是閩南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外華人文化和兩岸關係始終在城鄉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個典型案例是福建廈門集美區後溪鎮的“閩台鎮”旅遊景區,由集美區政府引進台灣資本,2012年開發的旅遊業吸引了少數實際遊客。而位於後溪鎮的下城城Temple廟也引發了強烈的民間影響,由於追溯寺院譜和台北夏海城Temple廟校長陳國庭的多黨研究,1991年,下城城城城廟後溪鎮被視為始祖廟,並募集了500多萬元捐款,以振興它。根據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陳從元的調查,近年來,下城城Temple廟的儀式不僅聚集了村民的向心力,為當地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海外信徒參與並發揮連接福建,台灣和東南亞的橋樑作用。總之,從“民台鎮”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出,諸城城信仰等民間信仰作為海外華僑村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不僅可以促進社區的發展,也有助於對外交流。 。像“民台鎮”和“聚寶泉州南方城市”這樣古老的城市更新戰略在地方政府和資本政黨中很常見,他們的精英策劃往往脫離現實,難以從上到下實施戰略,喚起基層群體的潛力,有時甚至遭到人們的強烈反對。

  在泉州南城的社區建設中,全軍富美寺注入的力量是寺廟思想和社區復興的起點,通過結合和討論這種做法的成果與以往的普遍情況,我們可以發現社區概念本身的寺廟是一個多體,代表了信仰,文化和人的內涵,也代表了物質化意義上的社區公共空間。泉州南城現有的寺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社區建設開始之前,寺廟經常舉行聯合祭祀或其他活動。這些寺廟在泉州南城的社區層面,宗教密度很大,與其所代表的社區團體有重疊,在建築中“社區聯盟”,寺廟已成為唯一的途徑,但也具有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泉州的文化 南方城市包含了許多歷史動態,物理形態的動態文化映射,如寺廟和人群呈現的文明現像是“人對人,人與事,人與神”,文化網絡下的多重環節泉州市南部城市,控制“本土文化”的寺廟板塊等地方精英能夠準確把握社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發現基層存在的潛力,包括社區建設領域的深度發展前景和有價值的可用財產和公共空間,這種力量的存在取決於寺廟系統和社區發展更新。

商業蓬勃發展

 

寺廟

現在的住址

主要敬拜上帝

信仰的類型

富美寺

萬壽路1-7號

大導師肖

個人的上帝;安全

天后宮

天后路1號

馬祖

海神;航運繁榮

青龍寺

78青龍巷

醫學之神

醫學之神;身體健康

天王廟

天后路30號

李靜

個人的上帝;安全

黃帝廟

聚寶街

黃帝

道教神;安全

基督教聚寶堂

111 Jubao Street

基督教

泉縣奧軒寺

萬壽路99號

千手觀音

佛教;安全

後山寺

Jubao街7號

四位領主

個人的上帝;消除瘟疫

塔坦寺(消失)

貢塔胡同

(信息不多)

商業蓬勃發展

泉州南城社區寺廟形態1分佈

  社區建設意味著振興社區並建立社區聯盟。參與式規劃也是社區建設的一種成果。全軍富美寺參與社區建設既是試點項目,也是一個起點。這種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自我啟發意識在社區關係,社區經濟,文化傳承和文化復興中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社區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是尋找更多潛在的激活力量如寺廟權力,實施和發揚實踐體系,實現更多操作案例的意識。這是泉州南部城市社區復興的方式,以及寺廟和社區再生實踐的深遠前景。(完)

附註:本文轉載自華僑大學建築學院吳少峰老師和他的學生陳子強,付鈺論文對他們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