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藉~藏在《天工開物》後面的秘密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 《天工開物》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天工開物》是宋應星的曠世之作,它系統總結了明末以前農業、手工業的技術經驗和科學方法,是我國古代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學巨著。

  17世紀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1587~1661),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9歲能通韻語,會做詩詞,熟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泛讀諸子百家、天文地理、農業工藝等方面的書籍,博學多才。被後人譽為17世紀中國乃至世界的傑出科學家。

  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54~1638)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

  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說:“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出任江西分宜縣教諭(縣學教官)。期間,他將其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知識加以總結整理,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由其朋友塗紹煃資助刊行。

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天工開物》裡的技術早已有之,但都是口口相傳,容易失傳,就像現在的'非遺'。宋應星把這些技術記載下來,讓現代人能夠更好地了解、傳承與發揚。

  上饒鉛山連四紙製作工藝源遠流長,卻在30多年前失傳。有關人士在當地遍訪民間,仍未找到連四紙的製作技藝,最終在《天工開物》裡找到了相關記載,並成功恢復古法生產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工開物》挽救的何止鉛山連四紙!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科技著作。《天工開物》已有300多歲,但它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現當代。

  更值得稱道的是,宋應星在汲取前人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敢於根據實踐獨立思考、推陳出新,毫不猶豫地批判和匡正前人的謬誤,其中不少新工藝、新方法、新觀點,對現代科技的持續發展也有頗多啟示。

●與歷史同類文獻比較,《天工開物》在科技史上有諸多貢獻,許多方面遙遙領先西方。

  在農學和生物學方面,《天工開物》詳細記述了製種、植保等方法,如早稻和一些早熟稻種的培育、砒霜拌種防蟲、草灰蘸秧根、育苗移秧、病蟲害防治等,對現今農作物的增產仍有指導作用。尤其是宋應星提出的物種變異理論,在農學、生物學上均是大貢獻,受到達爾文的推崇。

  《天工開物》,還記述了家蠶新品種的培育:將黃繭蠶同白繭蠶雜交,培育出褐繭蠶,將“早雄”和“晚雌”雜交,培育出“嘉種”。這是生物史上的珍貴記錄,比法國的同類記錄早200多年。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和利用微生物發酵來加工食品的國家,3000多年前就知道用曲釀酒和製醬。《天工開物》記載的製曲方法,就是這個方面的經驗總結,其中用明礬水培養純化紅曲種的方法沿用至今。

  《天工開物》展示了當時世界上較先進的採礦和冶金技術,闡釋了煤井瓦斯排除,礦坑防塌支撐以及井下、水下操作的安全技術措施,為破解當時的世界難題作出了貢獻。

  《天工開物》所述活塞式鼓風技術,較歐洲皮囊式鼓風設備更為先進。響銅合金、響器成型、鐵錨鍛造、鋼針拉製以及“生鐵淋口”等特殊化學熱處理工藝和金屬複合材料技術,亦為最早期的明確記載。在現代,其基本原理仍然適用。

  該書總結提出的煉鐵與炒鐵爐的串連使用,直接把生鐵炒成熟鐵,具有現代冶金技術的重要特色。這種方式在17世紀的歐洲還沒有。

  機械動力學方面,《天工開物》記載了我國在機械動力方面的許多發明創造,如紡織花布用的花機,就是當時外國所沒有的。

  “粹精”中介紹我國漢代發明的水碓裝置,把動力機、傳動機和工作機三部分連在一起,比英國試用一個水輪帶動兩盤磨要早1000多年。“作咸”中的頓鑽打井技術,比俄羅斯鑽井技術早300多年。

  這些先進的技術與《天工開物》的圖文記載,令西方驚訝不已。世界科技史學家李約瑟(1900-1995)稱讚宋應星為“中國的阿格里柯拉”、“中國的狄德羅”,更將《天工開物》與代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技術界最高水平的著作《礦冶全書》、18世紀法國第一部《百科全書》相提並論。

  這正是《天工開物》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科技史巨著和無愧于中國17世紀工藝技術百科全書稱號的根本原因。

始料未及的世界影響

  斯人已逝,《天工開物》在世界科技史上產生的轟動效果及深遠影響,則遠遠為宋應星和世人所始料不及。

  《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初版發行後,很快引起了學術界和刻書界的注意,各種刊刻版本、手抄本在民間廣為流傳,17世紀末傳到了日本。1771年,日本出版了一個《天工開物》漢籍和刻本,之後又刻印了多種版本,對於推動明治維新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19世紀30年代,有人把《天工開物》摘譯成法文之後,不同文版的摘譯本便在歐洲流行開來,對歐洲的社會生產和科學研究都產生過重要影響。當時的歐洲正對蠶病束手無策,生絲大量減產,《天工開物》譯文本恰恰提供了養蠶防病的完整經驗,歐洲蠶業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實際效益。

  據不完全統計,《天工開物》一書在全世界至少有16個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國外版本包括兩個漢籍和刻本,兩個日文全譯本,兩個英文本。而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等摘譯本尚未統計在內。《天工開物》在世界不少地方長期暢銷不衰,這在古代科技著作中是十分罕見的。

  《天工開物》記載的先進技術令西方羨慕不已,中國農業、手工業技術早在17世紀就領先世界,但從17世紀中葉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據有關資料,從公元6世紀到17世紀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國所佔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紀,只佔0.4%。中國與西方為什麼在科學技術上會一個大落,一個大起,拉開如此大的距離?

  “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是李約瑟覺得不可思議,久久不得其解的難題。1976年,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將這個難題稱為“李約瑟難題”,引發了長久的討論,至今未有定論。

孤獨了三百年的巨星

  從明嘉靖到清順治的百餘年間,是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最為燦爛的科學活動時期。這個時期有5位科學偉人相繼活躍其間,有5部科技巨著先後問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朱載堉的《樂偉全書》,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但是,《本草綱目》、《樂律全書》、《農政全書》、《徐霞客遊記》,分別偏重於醫藥、樂律、農業、地理方面。唯獨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系統總結了我國傳統農業、手工業、採礦、冶金等諸多方面的技術成就,成為我國第一部工藝百科全書。

  然而,由於清王朝統治者對《天工開物》中某些言辭的忌諱,而未予收入《四庫全書》,使得這本曠世巨著在數百年間的官方書架中一度散佚,在國內甚至找不到《天工開物》初刻本。一代科學巨匠,三百多年無人問津,這是怎樣的孤獨?

  幸而有識之士多方搜求整理,1920年代在日本的一個小書館裡發現了一本《天工開物》初刻本,並設法從日本反傳回國。經現代專家學者探索研究,這本《天工開物》得以重現於世。後來,在浙江寧波發現了《天工開物》初刻本,現藏國家圖書館,為國寶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