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臺灣藝術酒店」背後的故事

臺灣78歲爺爺經營的"陌上雅居.美家園藝術酒店"

可能是室內和拉門的圖像

  走進酒店,映入眼簾是一幅精心裝裱的書法小品,懸掛在人來人往的大廳。仔細看,赫然發現上面蓋著康有為、梁啟超那枚啟蒙近代中國的朱紅印章;這裡不是博物館,而是上海閔行區虹橋鎮一家名叫"陌上雅居"的酒店。今年暑假,不少旅客驚喜地發現,這裡的每一幅裝飾掛畫,竟然全是真跡!

  這可忙壞了酒店經理原先生;最近,旅行平臺"攜程"上突然冒出許多"來看真蹟"的訂單。七月客房入住率飆升超過80%,有人專程為賞畫而來,有人直接把掛在走廊上的畫買走,更有一位從北京來滬出差的商務男士,一進門就忍不住當起了義務"導覽":"瞧,這張是翁同龢的墨寶,那張是劉太希的珍藏,還有那邊,清華美院丁紹光的作品......"。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新,愛給金務賞白料新提 拍金贵窝 点评新星 2025年07月入住 2025年07月入生发布于上海 发布于上海 5.0分 5.0分 青逸纤·老街巷酒舒雅大床房( 青逸轩 老街巷陌舒雅大床房 (千湿分离) 务出差 N 金钻贵料 点评专家 2025年03月入佳 发布于上海 公区直接封神! 走廊秒变艺术画廊, 毎幅画都藏着 小心思, 有的像把窗外绿意撒进来, 有的自带文艺 滤镜, 住酒店还能沉漫式看展, 艺术细胞瘋狂觉 醒, 散步都变成逛美术馆, 随手拍都是氣感大 片! 5.0分 青逸軒· 老街巷陌舒雅大床房 (千湿分离)> 舞出差 与您偏好相似 朋友出游 钻石费案 钻石费头書 回头客 2025年04月入住 2025年04月入住 发布于上海 发布于上海 5.0分 分忆江商•河景大床房> 忆江南 ·河景大床房> 朋友代订的酒店, 意外的惊喜。 房间干净整洁, 服 务好。 这个酒店拥有一个底院, 太赞了, 我们3人 从奉贤回市区酒店, 洗漱完到庭院内树萌下喝茶聊 天。 晚上就在院子里的日料店点菜吃晚餐。 这个酒店有美院学生的画展。 下次还会来住。 酒店在阅行区, 房间不大, 但很新很干净, 有一个 小院, 里面有咖啡厅、 面包房, 还有一家日式烤 肉,小院比较温馨, 可以坐坐晒太阳, 喝喝茶。 服 务好 过道上有很多画, 比较有艺术气息的一家浩 家酒 店, 在上海的酒店中性价比不错。」的圖像

■畫框後面的"兩岸故事"
可能是照明的圖像
  走進虹梅路上的這個白牆小院--"陌上雅居.美家園藝術酒店",故事主角是一位來自臺灣78歲的爺爺--儲鈾先生。他笑著揭秘:大堂裡那幾幅重量級作品,是早年從香港拍賣行"淘"回來的寶貝。而掛在房間和走廊裡的畫,則是他十多年來,精心收藏的"心頭好";全是上海和臺灣青年畫家的作品。

  這些畫作從何而來?應回朔到二0ㄧ五年。那一年,儲鈾所帶領的經營團隊推動了「首屆滬台青年藝術家交流展」。自此後,每年一屆,未曾間斷;臺灣頂尖藝術學府——臺灣藝術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的師生,每年會都帶著作品跨海而來,與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師生們碰撞出藝術火花。

  "書法印章就該規規矩矩,傳統不能丟;印章是我畫面的一部分,我想怎麼擺就怎麼擺,可書法是傳統藝術啊!"每年,數百件從臺灣來的作品,不僅掛在牆上,更真實地觸發了兩岸藝術思想的激情碰撞與悄然地融合。

可能是藝術品
圖/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生柯驎晏作品《瑪利歐山水》

可能是 1 人的藝術品
圖/上海師範大學中國畫人物專業碩士研究生李玟作品《與狸奴》

  連續參展四年的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碩士張秀秀感觸地說:「大陸同學手上功夫了得,工筆立粉、分層罩染這些技法,細膩得讓人驚歎。 台灣同學呢?腦洞特別大!"她舉例道:比如在傳統山水畫裡突然蹦出"超級瑪麗"的遊戲場景,或是印章形狀、書法內容隨心而變,自由感撲面而來。

  策展人蔡伯修觀察得更深:"從過去十年參展畫作的變化,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兩岸在相互靠近、共同成長。"這一點在儲鈾先生的收藏策略上也有體現;他買畫時,始終堅持"一比一原則":買一張上海藝術家的,就必買一張台灣藝術家的作品。

可能是藝術品

圖/真金白銀的“藝術加油站”

  從交流展延伸到藝術酒店,是儲鈾先生的團隊為兩岸青年藝術家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收入和信心。蔡伯修記得,2020年,一位中年男士一口氣買走了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研究所碩士林佳諭的六幅畫。就在前幾天,又有旅客看中酒店走廊上的畫,當場跑到前檯成交。原因出奇一致:"台灣藝術家的畫,在上海可不容易買到!"

可能是 1 人的藝術品
圖/林佳諭作品《密》

  這樣的支援對青年藝術家而言,意義非凡。二0二二年參展時,還在讀研的張秀秀心裡直打鼓:"家裡沒有藝術背景,純粹靠熱愛畫畫,想找個展示平臺太難了。"直到她的五六幅畫被人買走,懸著的心才放下:"原來真的有人喜歡我的畫,這筆錢也許不多,卻讓我真切地感到;我能繼續走下去了!"
  這份溫暖也吸引著年輕人主動加入。在酒店咖啡廳,記者遇到了幫忙的復旦大學學生黃鈺寧。 她舉著漏勺笑道:"今天中午試做鳳梨酥,熬糖漿差點把鍋底熬穿了!"她是張秀秀的初中同學,正努力幫酒店打造一個臺灣80年代風格的復古咖啡廳。

■從「上海小臺北」到「藝術會客廳」

  酒店所在的虹梅路3205號,曾是儲鈾參與投資的臺灣服裝工廠;90年代知名的高端內衣品牌羅絲美、伊絲芬就誕生於此。二00五 年,儲鈾將工廠改建成酒店,當時附近臺灣住客多,這裡被大家稱為"上海小臺北"。

  去年酒店翻新時,儲鈾靈光一閃:何不把收藏的幾百幅兩岸藝術家真跡掛出來?"臺灣酒店都掛真畫,也想在大陸試試,沒想到反響這麼好。"社交媒體上的如潮好評,讓團隊決定:今年八月廿二日舉辦的第十屆滬台青年藝術家交流展,就放在酒店裡辦!

  "一樓所有房間都打開,變成展覽空間,讓藝術家們自由交流。儲鈾先生指著綠意盎然的小院說:"晚上就在這兒辦音樂節,讓年輕人聊聊人生,談談理想。"

可能是照明和暮光的圖像
  "籌備的同時,新一批參展的臺灣畫作正跨越海峽而來,最折騰就是運畫。” 儲鈾掰著手指算帳:從臺灣寄了十幅畫,運費就花了兩萬元。當被問及是否盈利時,他哈哈一笑:"買畫十年,虧了200多萬元! 但是,一百多個臺灣藝術家通過我們首次來到大陸,這價值,無法衡量!"

 儲鈾說:"人這一輩子也就活個百來年,可咱們的文化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他說:"不管是上海長大的孩子,還是台灣長大的孩子,別讓地理距離和生活的不同蒙住了眼睛,要看看咱們文化里那剪不斷的線。"

可能是 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圖/儲鈾和藝術家在交流展。

資料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