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共繪.文化情緣~兩岸清交七校校友書畫聯展北京開幕

清華、交大七校藝術家齊聚北京~以筆墨共繪文化情緣

  7月24日,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內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氛圍,由清華海峽研究院、泉州五交研究院及閩台緣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筆硯共情·藝融兩岸」清交七校校友書畫聯展(第二站)在此盛大開幕。來自台灣各大學來北京清大研習、參訪的多位青年學子,受邀參與,不僅沉浸於書畫之美,更暢遊清華校園,感受兩岸學術與藝術的交融。

可能是 1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清華大學副書記許慶紅在致詞時深情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同為炎黃子孫,傳承與創新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他強調,清華大學將持續搭建交流平台,推動兩岸青年在藝術與學術上互學共進,為中華文化的弘揚注入新活力。

可能是 14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台灣陽明交通大學校友、國際知名藝術家蔡俊章博士則以兩岸五個交大共同校訓「飲水思源」為引,道出兩岸交大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這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對話,更是情感的連結,期待未來兩岸高校能攜手寫下更多精彩篇章!」他笑著說道,並在現場贈送一幅親筆創作的「清華園校門」水墨巨作,由北京清華大學永久珍藏,成為兩岸情誼的見證。

可能是 1 人、風鈴和文字的插圖

  開幕式上,七校藝術家聯手揮毫,共同完成一幅氣勢磅礴的8米「清華大學百年賦」長卷,引得全場驚嘆連連。而展場中,來自台灣的蔡俊章博士另一幅5.6米巨作「寶島長青圖」更成為焦點,台灣學子們紛紛駐足合影,笑說:「這幅畫讓我們想家了,但也更想探索大陸的藝術風景!」

可能是 5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除了藝術品鑑,台灣同學們也對大陸美食充滿好奇,一位台灣的學生興奮分享:「早上嘗了桂花糕,口感像台灣的狀元糕」,他們也期待此行能參訪北京科技企業,深入了解兩岸年輕人都愛用的社交軟體。

可能是文字的藝術品

  兩岸接力,藝術無界一此次聯展是「筆硯共情」系列的第二站,首站已於今年4月在泉州閩台緣博物館成功舉辦,吸引眾多藝術愛好者參與。未來,展覽將繼續在兩岸多地巡迴,讓書畫藝術成為連結彼此的文化紐帶。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可能是風鈴、伏見稻荷大社和文字的圖像

可能是 4 個人、人群和文字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