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逗~雲林二類官兵非基改豆漿創業路

        【本報訊】位於雲林斗六石榴班社區的豆漿專賣店「懂逗」,裝潢古樸且具設計感,招牌由手、黃豆、磨豆機三個手繪圖案組成,給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覺。店主董環寶在退伍後經歷了幾個工作,最後決定利用父母在台中做豆漿生意20多年的經驗,將家傳手藝帶到雲林。他重新裝潢了老家,創立了這間豆漿專賣店,在發揚家族傳統並分享豆漿的健康益處。

未提供說明。圖說:二類退除役官兵董環寶堅持用非基改黃豆做豆漿。(照片/雲林榮服處提供)

        環寶是空軍航空技術學院飛機工程系畢業,下部隊後,分派到空軍嘉義基地,前4年修S-70C,後5年修F-16,剛開始什麼都要學都要做,包含操作系統、儀表電器、外務預防、補給業務…等,他回憶,修飛機常要修到凌晨2、3點,睡一下後又須起來做飛機跑道清潔,這樣的日子持續到第3年才有學弟進來,也是因為在軍中的磨練,造就他創業路上不怕苦,勇往直前的性格。

未提供說明。圖說:二類退除役官兵董環寶創立懂逗-豆漿專賣店。(照片/雲林榮服處提供)

        在服役9年多後,因生涯規劃在101年退伍,退伍後在餐飲業、加油站及中古車行工作過,經歷了好幾年才真正能適應一般職場。他分享,創業的初衷是希望父母不要這麼辛苦,也在他了解家裡豆漿的好處後,由黑豆漿入手學習,並將雲林老家改裝成店面,有時候早上2、3點就要開車到台中載豆漿,後來每個禮拜有1天媽媽從台中到斗六教他製作豆漿的工序,就這樣一路走來也2年半了,產品主要有黑豆漿、白豆漿及黑芝麻醬,目前已經獨立作業,採傳統方式式製作,有別於坊間蒸氣煮,雖然傳統工法費時,但兩者味道、口感跟香氣是完全不一樣,加熱喝,更是高下立判,而且堅持用非基改黃豆,製作香濃美味的豆漿,客源主要是年長者及小孩,他希望能拓展客源,讓年輕人一起來品嚐這健康香濃的滋味。

未提供說明。圖說:董環寶先生(右)接受雲林縣榮服處創業諮詢輔導。(照片/雲林榮服處提供)

        他同時也很感謝雲林縣榮服處提供創業諮詢輔導,讓他獲得公司行號設立登記及創業貸款相關資訊。他有個夢想,希望市面上不要有不實廣告及黑心商品,雖然現在市面上非基改黃豆還是少量,但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種植非基改黃豆,讓豆香飄香空氣中,為國人的健康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