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辮鴴最愛~雲林縣元長好生態

 【本報訊】「土豆鳥」來了!全台超過90%的小辮鴴集中在雲林縣。小辮鴴每年11月到隔年2、3月遠從西伯利亞來台渡冬,喜歡在花生田覓食及休息,被農民暱稱為「土豆鳥」,因其叫聲像貓叫,也被稱為「田貓仔」,稱為「土豆鳥」的小辮鴴主食不是花生,而是來自農地的各類小動物,健康的農地是土豆鳥群集是否延續的根本,更被視為觀察環境優劣的指標。

元長好生態-小辮鴴最愛2 雲林縣野鳥學會、雲林縣環境保護局、和平國小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別於昨日(21)與今日(22)假元長鄉鹿北社區及元長鄉和平國小共同舉辦「元長好生態-小辮鴴最愛」特色活動,活動內容以「小辮鴴普查」為主軸,藉由邀集民眾一起遊程體驗、觀察田間的小辮鴴及進行親子DIY活動等,一同展現對本縣生態及野生動物保育的關懷。

元長好生態-小辮鴴最愛3 雲林處於小辮鴴數量最多的地帶,有系統、科學性、年年進行的數鳥活動,可讓我們以鳥類為指標,更快而準確地觀測環境的變化。雲林縣以「農業綠能首都-生態雲林、健康社區、綠色產業」為縣政發展方向,透過與各地鳥會志工,每年固定調查小辮鴴數量,經由全國性的宣傳,讓民眾更瞭解鳥類、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今年已邁入普查第九年,已有許多農友開始重視友善土地的種植方式,在很多本土案例中,我們開始看見台灣農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價值,甚至重新發掘農村的生態文化底蘊。

元長好生態-小辮鴴最愛4 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透過「小辮鴴普查」活動宣導,讓民眾了解生態與農業及食物鏈與環境密切不可分的關係,提倡友善農業發展,維持良好的生態食物鏈,讓生態保育、環境教育保護的理念傳遞於日常生活中,將環境教育扎根更落實,推廣以實際付出行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