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雲林縣政府與公視合製「北港工藝大師紀錄系列—匠新匠心」,5日起每週六上午10點於公視頻道播出。片中不僅呈現北港傳統工藝技術之美,闡述傳統工藝師的故事,更可以看到當代藝術家如何用新的角度詮釋傳統文化。透過傳統與創新的撞擊,帶領觀眾進入傳統藝術的精彩世界。
縣府(4)日下午於台北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光點華山電影院B廳舉行北港藝師紀錄片[匠新.匠心]記者會暨首映會,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文觀處長陳璧君、公視總經理徐秋華、藝師魏幼謙、張旭輝、太日張呈遠等人特地出席宣傳,會中搶先播映《匠新匠心》紀錄片系列之一《快門下的慢刻哲學》,林予晞以攝影師身分和鑿花大師張旭輝相遇,不僅透過鏡頭認識自己土地上的藝術之美,與大師的互動中更一度感動到落淚!而首次擔任紀錄片旁白的鄭人碩也將分享配音趣事。
《匠新匠心》記錄的對象包含:傳統表演藝術開路鼓樂保存者李春生、哨角製作技術保存者魏幼謙、燈籠工藝技術保存者林聰賢、小木作技術保存者蘇純亮,以及鑿花工藝技術保存者張旭輝。除了呈現5位北港傑出藝師工藝特殊獨到之處,也邀請新銳藝術家參與拍攝,希望碰撞出傳統與現代的新火花。包含在地深耕的藝術家:太日樂集張呈遠、蔦松藝術中學音樂科系主任范詠喨;享譽國際的服裝設計師江奕勳、建築師廖偉立;以及知名演員暨攝影師林予晞。希望藉由新舊藝術的相會,發揚北港作為百年藝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
張麗善表示,雲林不只是農業大縣,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北港媽祖信仰為核心衍生出多元豐富的傳統藝術,是我們雲林得天獨厚的寶藏。這次在文化部肯定下執行的『北港百年藝鎮再造歷史現場』就是希望重現北港百年藝鎮的風華。我們透過與公視合作製拍這部《匠新匠心》紀錄片,讓工藝的魅力、藝師的精神,能神靈活現地透過影像的方式被記錄下來。
文觀處長陳璧君提到,北港自明清時期即是台灣重要的貿易經商重鎮,更成為媽祖信仰的中心,人文薈萃,香火鼎盛。這次《匠新匠心》紀錄片所拍攝記錄的開路鼓樂、哨角製作技術、燈籠工藝、小木作技術,鑿花工藝,都是因媽祖信仰應運而生的傳統藝術。片中不僅可見北港地區豐厚的文化底蘊,也讓傳統藝術的美好,藉新的視角折射出更多璀璨、擦出更多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