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區營造績優縣巿觀摩在雲林登場

 【本報訊】社區營造成果豐碩的雲林縣,獲文化部評比為社造績優縣巿,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於10月14日(六)特別帶領各縣巿40多位社造代表到雲林進行社造觀摩見學,分享雲林各項社造及藝文發展的成果。

 縣長李進勇表示,今年透過成立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方式,以縣府層級整合各局處社區營造資源,推動縣內社區營造,成功地整合農村再生計畫、社區營造中心、社福等等計畫的資源,近年來社造成果豐碩,此次文化部文化資源司長陳登欽特別率隊參訪本縣,對雲林來說是莫大的肯定,同時也歡迎各縣巿的代表的蒞臨,希望透過這次的參訪行程,展現出本縣近年來各項社造及藝文發展的成果,更希望與參訪者共同交流學習,在社區營造工作上更有所增長及助益,努力為民眾提升服務品質,建立一個更真善美的安居樂業縣市。

 文化處長林孟儀說,本次特別安排虎尾鎮北溪社區及西螺文化資產活化老街巡禮二個行程,主要希望與各縣市伙伴分享二種不同形式的社造成果。在北溪社區特別展現在地的種植玉米傳統產業轉化而成的社區環境劇場,透過在農村的玉米田裡,演繹出玉米成熟採收時的場景,畫面像綠色飛魚般的壯觀,經由社造的擾動凝結共識,由社區阿嬤和青年三代一起呈現的劇場,更令人印象深刻。來自各縣巿的代表透過採收玉米的體驗,感受與大自然親近的愉悅,中午品嚐的風味餐則是由社區8位阿嬤所擔任總鋪師的手路菜,每道菜色也融入當地當季的物產,展現農業首都的特色外,裡頭還有阿嬤們娓娓道來的古早時代生活故事,令這些美食更有溫度。

 文化處表示,北溪社區的社造工作及居民參與,集結老中青三代的成員,致力於社區劇場、社區手路菜、青年學習等面向,打造北溪社區的農村文化特色,為社區注入一股活力,十分值得分享; 另外結合縣內NPO組織如螺陽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地方文化推廣及藝文深耕的發展,透過國際青年藝術家進駐西螺,以及推動西螺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推廣,結合西螺東市場文創聚落的形成,吸引青年回鄉、鼓勵工藝家創作,形塑西螺鎮的文創特色;並將老街活化的經驗推展至鄰近社區,誘發、陪伴社區,協助發展社區特色,建構藝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