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廚餘強制分收~雲林堆肥養豬各不同

 【本報訊】雲林縣環保局表示,從9月1日起生廚餘、熟廚餘強制分收,堆肥、養豬用途各不同,垃圾車或資源回收車後方的綠桶、藍桶有別,以加強落實垃圾減量。

雲林縣自今日起強制實施生、熟廚餘分收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受訪指出,雲林每天家戶垃圾約320公噸,其中210公噸委外焚化,經清潔隊檢視收受垃圾中仍有大量廚餘,持續力拚垃圾日減100公噸。

李縣長說明生熟廚餘如何判別

 環保局依照採樣分析,雲林縣垃圾中歸屬廚餘類重量仍超過3成,林長造說,這是垃圾減量成效不彰主因,不過,今年6月已較去年同月單日減量多於43公噸,仍有努力空間。

 他指出,生廚餘、熟廚餘最直觀的分辨,剩菜、剩飯及各類食材,豬隻可食用就是熟廚餘,其他不適合豬食的食材、酸臭、無法分辨者都歸生廚餘,還有常見的水果、蔬菜、園藝(直徑小於1公分)、硬殼骨頭等。

廚餘分收顧品質 養豬堆肥創價值

 林長造特別提醒,貓狗等動物屍體、茶包、中藥包的外包裝、塑膠袋、免洗餐具、木竹牙籤及衛生紙等不可分解物品,請勿投入廚餘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