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著國內受試者人權意識日益提升,人體試驗所涉及的倫理與法律議題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為因應法規與相關規範的持續演變,協助研究機構與研究人員強化專業倫理素養,並培育更多投入臨床研究的專業人才,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於日前於國際會議廳舉辦「人體研究暨受試者保護」課程。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聯合人體試驗委員會執行秘書陳書毓博士、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曾育裕教授、台灣臨床研究倫理審查學會連群理事等專家擔任講師,現場集結眾多長官、學者專家與研究人員與會,交流熱烈、收穫豐富。
曾育裕教授深入探討人工智慧於醫療研究中的潛力與風險,並提出資料保護與個人隱私相關的關鍵議題,強調在提升研究品質的同時,更應兼顧倫理敏感度。陳書毓博士則透過法規介紹與實務案例,說明質性研究與介入性研究在設計與執行階段常見的倫理挑戰,強調研究設計需納入風險評估、受試者知情同意與審查流程,才能確保研究倫理的落實。連群理事亦特別指出,應具備主動揭露潛在利益關係的責任,維持研究的公正性與可信度,是維護學術誠信的關鍵環節。
此外,桃園療養院倫理委員會陳建志副主任委員也表示,受試者保護為人體研究倫理審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人體研究也應兼顧法規、倫理與科學,期望透過本課程推動一致的倫理理念,確保受試者權益與研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