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療辦理家屬座談 關懷精神疾病用藥

  【本報訊】藥物治療是目前對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病人和家屬在服藥過程中因擔心藥物副作用,容易失去信心,自行停藥或減藥,卻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復發。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為關懷患者用藥,於日前於該院一樓門診候診區舉辦「精神科用藥注意事項」講座。透過講座,藉此達到減低患者及家屬焦慮,並增進其處理副作用的知識,以協助病人規律服藥而達到最好的病情控制。

  桃療藥劑科鄭淑文主任表示,精神科藥物服用後,可能會有暫時性的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和處理方法:

  (一)流口水、肌肉僵硬、走路小碎步、四肢不能自然擺動、顫抖、走路緩慢、動作遲緩:輕度時,可藉由休息或和緩的活動(散步)以減輕不適。當不適症狀一直持續或加重時,與醫師討論做藥物的調整。

  (二)坐立不安、無法靜坐:考慮做適度的休息,或以藥物調整或放鬆心情、深呼吸、洗熱水澡以緩解不適。

  (三)口乾:以水漱口、含小塊冰塊、嚼無糖口香糖、以護唇膏保持雙唇潤澤。

  (四)姿勢性低血壓與眩暈:當從躺臥、坐姿等起立時需緩慢起身,不要瞬間變換姿勢,避免暈眩與跌倒的發生。

  (五)體重增加: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注意飲食均衡、少吃零食、甜點,不可以任意服用減肥藥。

  (六)昏昏欲睡:暫時性的,此時不要開車或做要集中注意力的事。

  (七)便秘:多吃纖維的榖類、水果、蔬菜,並作適度的運動。

  此外,服用精神科藥物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未經醫師許可,不可擅自停藥或改變服藥方式。

  (二)避免抽菸,因為抽菸會加速代謝,降低藥物本身藥效。

  (三)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和藥物有交互作用,影響藥物之吸收或神經作用。

  (四)不能同時使用兩家精神科醫院藥物,以免藥物過重。

  (五)茶、咖啡、可樂、運動飲料等飲料不可用以配藥,以白開水服藥才是正確的服藥方法。

  桃療藥劑科鄭淑文主任表示,無論中西藥都有副作用,適當的使用可以使副作用減到最小的程度,而副作用的產生因人而異。當服藥中有任何不適,可與醫師或藥師討論。此外,學習如何處理藥物副作用所產生身體不適反應,以正確的觀念及態度克服對藥物副作用的恐懼,這樣才能發揮藥物最大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