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56家空氣污染防制~績優單位獲獎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7日下午於桃園市綜合會議廳出席「桃園市空氣污染防制績優單位聯合頒獎典禮」。鄭市長表示,桃園的工廠數量高達1萬2千家,工業產值為全國最高,但環境負擔也相對提高,桃園不斷提升環境治理對策,包括鼓勵製造業採用綠色製程及循環經濟、定期檢測降低柴油貨車排氣污染、運用智慧科技監測空氣品質、推動環保祭祀減少金紙鞭炮燃放與推廣生態城市造林計畫等等。鄭市長說,在各界努力下,桃園空氣品質指標(AQI)小於100的日數比例近95%,較6年前提升了10%,而109年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也降至13.4微克,不只低於國家標準值15微克,更是桃園市歷年來最低數值,較6年前已減少約近4成。

  鄭市長指出,110年「桃園市空氣污染防制績優單位」分為7大類,共有「空氣污染物減量優良廠商」、「營建工地道路洗街認養績優廠商」、「公共工程示範績優廠商」、「柴油車污染減量績優廠商」、「室內空氣品質公告場所優良單位」、「優良機車排氣檢驗站」及「空氣品質淨化區優良認養單位」等56家廠商及社區單位獲獎,鄭市長感謝獲獎者與市府共同努力,讓環境成為城市的資產,而不是為了發展而犧牲的負債。

  鄭市長表示,桃園針對空污採取5大作為,第一,設立營建工地管理規範,包括大型公共工程在內的工地現場,導入即時監控系統以AI智慧管理,在污染物濃度上升時,即時灑水抑制揚塵、降低空氣污染,工地基地也採取植栽綠化。

  第二,加強工業區空污稽查,截至109年桃園市轄內各工業區合計已設置1,010個空氣盒子,以智慧科技偵測空氣品質,強化執法取締能力,並落實4小時內到場稽查,109年空污陳情案件下降4.3%,4小時內到場稽查案件比例達94%。

  第三,提升室內空氣品質,推動綠建材減少揮發性氣體、擴大設置禁菸區,截至110年,桃園室內空氣品質場所設有禁菸區新增至45家,佔總數35%。

  第四,增設空氣品質淨化區,與區公所、公園管理處合作,於社區內種植綠化植物、廣設空品淨化區,減少二氧化碳含量並改善空氣品質,110年預計全市可再新增123處空品淨化區。

  第五,推動環保祭祀,宣導廟宇減少放鞭炮及燒金紙,請信眾配合以一炷香拜眾神,目前桃園共有147家登記立案寺廟配合減香政策、97家使用環保禮炮機,104家申請裝設寺廟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設施、共計200處設有財神爺造型紙錢集中箱。環保局另將於110年度建置線上祭祀系統,提供民眾符合環保的多元祭祀服務。

  鄭市長並談及,市府與企業合作推動「桃園生態城市造林計畫」,盤點出適合種植樹木的公有地空間共1,529公頃,目標於3年內種植61萬棵樹木,打造桃園成為生態城市。

  環保局副局長陳增祥、江育德、工務局副局長陳聖義、桃園區長陳玉明、桃園市機車商業同業公會姜仁壽理事長一同出席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