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疫情流行之際,衝擊著原有的生活習慣,更衍生許多壓力調適及心理困擾問題,像是擔心染疫、被標籤化、生活受拘束等。衛福部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科於疫情爆發期間在廣泛被使用的臉書上成立「桃療安心小站」,隨著疫情變動和政策走向,小站內容將防疫結合生活和心理學技巧,期待增加民眾的心理健康概念及安適度,民眾也回饋表示小站具高實用性、有安心的感覺,讓大家感到臨床心理師隨時就在您身邊!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劉秋平指出,大眾對疫情的恐慌現象,可能來自於對疫情的不確定性與無法預測性、得採取新作法和配合防疫動作等,居於上述因素易有負面的心理反應,包含情緒困擾、迴避行為及其他不適應行為反應等,考慮防疫原則,透過線上心理衛教平台提供適當的心理衛生教育內容,能有效預防大眾心理疾患風險,更能促進心理健康的知識。
桃療安心小站自109.03.23成立,一年以來已有1218位追蹤者,小站內容涵蓋14天安心手冊、隔離的情緒調適、心理壓力因應技巧、防疫新生活運動等內容,原先從疫情因應技巧和生活調適為主,逐漸加入心理治療中常用的小技巧,爾後帶領大家認識臨床心理師,最終仍不忘強調防疫融合生活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疫情未完全控制的狀況下,民眾對於疫情的擔憂程度普遍仍高,因此未來須持續投入心理衛教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