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九重陽節是屬於華人獨有的傳統節日,各機關團體透過登高、健走、辦理敬老活動、祝賀百歲人瑞等,來關懷年長族群的身心健康及其社會狀態。但在歡樂節慶的氣氛背後,卻仍有不少老人生活在孤獨或不安的陰暗角落,需要大家持續的關懷與鼓勵。
桃園療養院鍾秀華心理師表示,從多年的高齡服務經驗裡,發現許多長者展現無限的潛能,並沒有倚老賣老的傳統刻板印象,反而因願意多元學習,注重生活保健、持續地社會參與,使得長者逐漸開啟生命的第二春。
鍾秀華心理師認為,重陽節不應只是個慶祝日,在進入高齡社會後,如何能成功老化、樂活慢活,是每個人都該學習的一種生活進行式,年輕世代亦可與長者一起關注以下三個層面:
一、生理層面:均衡營養、固定時間運動、接觸適量陽光,架構規律的生活習慣,並注意環境安全,留意身體訊息,以維持健康及身體機能運作。
二、心理層面:認識負面情緒的身心訊號,例如疲累、身體病痛會帶動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會陷入鑽牛角尖,並惡化負向身心感受。建議透過休閒活動、腹式呼吸、正念觀呼吸來放鬆筋骨、調節情緒。
三、社會層面:多練習表達愛和關心的正向情感,學習接納和不批判的方式互動,多參與社會活動,以建立支持網絡、減少孤獨感。
另外,建議年輕世代可多陪伴家中長輩聚餐、聊天,每年規劃 1~2 次家族旅遊,讓長輩對生活有所目標與期待,共創一個長者成功老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