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桃園療養院田心喬醫師表示:避免老人多重用藥,銀髮族樂活到老!根據調查,65 歲以上長者有超過八成至少有一種慢性疾病,像是高血壓、白內障、心臟病、胃潰瘍或胃病、關節炎或風濕症、骨質疏鬆、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老人用藥的機率與種類也因而逐年上升。
田醫師指出,老人使用最多的藥物依序為心臟血管藥物(抗高血壓、降血脂、抗凝血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物(鎮靜安眠藥、憂鬱症、精神病藥物)、止痛藥。 然而老人要面對與藥物為伍的生活,通常會面臨什麼難題? 多重用藥可說是老年人用藥最主要且最常見的問題。多重用藥有兩種定義方式,第一是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常以至少使用 5 種以上藥物為切點。第二則是使用不必要的藥物。
他說,如果一位 65 歲的老年女性,同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若根據各疾病的處置指引,用藥種類可以高達 9 種藥物。另外,藥物也會引起副作用,為解決副作用,而增加解決副作用的藥物,老人用藥種類會更多,這也是老人多重用藥的原因。 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田心喬醫師表示,「任何藥物都可能發生副作用! 使用藥物的種類愈多,發生藥物的不良反應機率就愈高。而老人使用藥物,比起年輕族群更容易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 因此避免多重用藥問題,老年長者以及家屬都需要了解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建議需固定由一個老年專業的醫師開立處方。
桃療田心喬醫師說:目前患者來醫院看診時,醫師可用病患的健保卡審視雲端藥歷,看病患最近「 3 個月在各家醫院索取的處方藥物。
若有多重用藥的處方,會立即給患者用藥的建議!」 讓老年患者避免多吃不必吃的藥,減少患者服用藥物的複雜性,可以提升老年族群的健康以及生活品質。
建立老年病患及家屬正確的服藥觀念,並以減少藥物數量以及簡化服藥次數為治療目標,會有助於提升服藥順從性,也能避免老年患者自行至藥房購買成藥的習慣,減低患者多重用藥的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