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推廣客語傳承~榮獲優等和佳等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23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接受客家局及大園區公所呈獻榮獲客家委員會「106-107年度促進地方客語整體發展計畫」執行成效評核結果「優等」及「佳等」2個獎項,並分別獲得500萬元及100萬元獎金,鄭市長表示,市府以「客家走入生活、連結在地」作為政策目標,積極推動客家文化,本次總獎金600萬元將運用於推廣客語傳承,促進客語向下扎根及生活化,持續打造桃園成為一個充滿客家魅力的城市。 
  
       鄭市長說,桃園市目前約有222萬人,其中客家籍人口約85萬人,為全台最多,堪稱客家的第一庄,不僅有近山客家、濱海客家及都會客家等族群,也有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和詔安腔等不同腔調,展現桃園客家文化豐富的一面。 
  
       鄭市長表示,語言是一個文化的靈魂,市府以「客家走入生活、連結在地」作為政策目標,積極推廣客語扎根,讓客語從課堂教材轉變為生活中常用的溝通方式,成為家庭或社區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也讓客家文化成為桃園的城市亮點。 
  
       鄭市長也表示,市府成立客家事務局,推動包括:客家山歌歌唱大賽、客家音樂創作、客家流行音樂演唱等活動;舉辦桐花唸謠大賽,讓孩童也能參與客語的傳承;與學校社區合作推動客庄聚落主題遊學計畫,結合客語學習與客庄生活體驗;成立客語認證示範學校;在影城辦理知名卡通客語配音首映會;率全國之先製作免費客語有聲Line貼圖,為期1個月就高達250萬人下載,大幅增加客語學習的多元管道。此外,市府也辦理規劃如平安大戲、三界爺文化祭、義民節等客家節慶,傳承客家傳統。 
  
       鄭市長指出,中央客委會發布「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鼓勵政府員工提升客語能力,以提供更佳的客語服務品質。桃園的人文地理傳統是北閩南客,早期也有南北輪政的不成文規定,除南桃園的6個行政區外,大溪區也是詔安客家的大本營,大園包括大崙梁家等也有許多客家人口,因此桃園客家人口達三分之一的行政區共有8個,也是《客家基本法》定義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鄭市長也指出,客家古諺:「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展現客家人對客語代代相傳的期盼,市府將用心推動包括位於龍潭的台灣客家茶文化館等總計11個客家館舍,也規劃客家局與教育局、人事處等合作推動客語的學習認證,本次評核的總獎金600萬元也將運用於推廣客語傳承,促進客語向下扎根及生活化,持續打造桃園成為一個充滿客家魅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