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到新屋區農博基地親自為新成立的「海岸巡護隊」授旗,他表示,桃園海岸線全長46公里,其中四大生態亮點包括:觀新藻礁、許厝港國家級濕地、草漯沙丘及新屋石滬等,皆獨具特色,期許海岸巡護隊成立後能有加乘效果,共同守護桃園海岸生態。
鄭文燦提到,桃園剛升格不久,就正式公告許厝港國家級濕地,濕地面積達961公頃,過去很多非法占用的魚塭,都將一一拆除,並努力進行環境復育,希望打造成為候鳥最愛棲息的溼地;草漯沙丘自老街溪至大堀溪出海口,總計約8.1公里,沙丘高度可達10至15公尺,寬約400至600公尺,將指定為地質公園做適當保護,讓大家能欣賞台灣版「撒哈啦沙漠」的獨特美景;新屋石滬則是台灣本島僅存的大型石滬群,用鵝卵石堆疊起來,利用漲退潮原理捕魚,也是客家地區傳統捕魚方式,希望能將客家傳統文化加以保留傳承。
他提及,桃園沿海藻礁以大潭電廠為分界,以南劃設為觀新藻礁保護區,目前保護情況非常良好。而為維護藻礁生態環境,環保局也提列藻礁專案,積極處理重金屬汙染問題,率先實施南崁溪、黃墘溪總量管制,禁止設置新的印刷電路版廠,原有業者也必須減量,並祭出鐵腕政策,過去4年共開罰2億多元,關廠41家次,目前海岸汙染情況已大幅改善;至於大潭電廠以北區域,目前已經中央環評通過,中油必須提列保護計畫,如果有破壞環境的可能性,必須停止開發,其餘區域則依據林務局生態調查報告,提列適當保護等級;另外市府也以1,500萬元經費,將新屋永興垃圾掩埋場轉型為「藻礁生態環境教室」,即將完工啟用。
桃園珍貴的海岸生態資源仰賴民間與政府一起守護。未來,觀音海水浴場遊客中心預定轉型為保育志工訓練中心,並設置海洋汙染應變指揮所;地景藝術節「蚵一哨所」則預計改建成小型石滬文化館;而桃園農業博覽會明(108)年舉辦完畢後,農博基地將轉型為可露營、舉辦音樂會等活動以及環境教育場所。至於鄰近農博基地的後湖溪,則將仿效台南四草綠色隧道,開放泛舟活動,吸引觀光人潮。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今年海岸巡護隊共招募11隊,志工人數達347人。未來市府將開放較安全的海岸,交由巡護隊來認養維護;至於較危險的海岸,則仍由海管處委託專業人力維護。未來海岸巡護隊將與水環境巡守隊、環保艦隊合作,河川環境由水環境巡守隊負責,海岸環境則由海岸巡護隊負責,海漂垃圾交給環保艦隊負責,彼此分工合作,必能發揮加乘的效果,讓桃園從河川到海洋都受到最完善的保護。
包括立委陳賴素美、海巡署北部分署長黃民芳、市議員邱佳亮、市府環保局長沈志修、農業局長郭承泉、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風管處長廖育儀、新屋區長姜義坤、蘆竹區長邱瑞朝、大園區長徐藍科、觀音區長洪清淵、清潔大隊長羅文林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