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療養院鄭主任籲腳抽筋「藥」注意

 

        【本報訊】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藥劑科主任鄭淑文說,腳抽筋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經驗,多數的腳抽筋發生於晚上,睡到半夜,突然小腿肌肉收縮揪成硬硬的一團,難以動彈,痛得讓人醒過來,幾分鐘後肌肉慢慢放鬆,疼痛才漸漸消失,有時抽筋後的肌肉酸痛可持續數天。


       
她說,抽筋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縮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很多人覺得腿抽筋是因為缺鈣,腿抽筋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不單單是因為缺鈣的因素。導致常抽筋的原因包括神經肌肉病變、血液循環不良、神經損傷,或是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如大量流汗、腹瀉、洗腎等)

 

       此外,根據醫學報導顯示,服用下列藥物也可能會導致腳抽筋,如 
 1.
口服避孕藥。 
 2.
骨質疏鬆治療藥物:teriparatide 
 3.
肌無力症治療藥物:neostigmine 
 4.
長效支氣管擴張劑:formoterol, salmeterol 
 5.
利尿劑:spironolactone, hydrochlorothiazide 
 6.
鎮靜安眠藥物:alprazolam, bromazepam, clonazepam, estazolam, lorazepam等。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藥劑科鄭淑文主任提醒民眾,預防腿抽筋平時該注意下肢保暖,平時多補充含鎂、鉀、鈣的食物。如果腳抽筋頻率偏高可以詢問藥師協助檢視是否有使用以上藥物,再與主治醫師討論該如何處理;而嚴重的抽筋可能導致拉傷或撕裂傷,因此如果抽筋到隔天還在痛,甚至影響到走路,就要考慮就醫。